走出去谁不说我夏木头、夏老汉老当益壮,老来有个嫡嫡亲的孝顺闺女。
当然夏老汉夏木头同志选择性忘记了他闺女在娘家啥活干不利索时,背后也没少让人指指点点。
他只记得俺闺女嫁去了县城,会认字,长的是老夏家翻八辈儿都没有的好长相。
而且婆家凡是有点不用计数的东西或吃食,他闺女都能大包小包的倒腾到娘家。
夏老汉每每感慨老闺女孝顺时,都会最后再拐弯拐回来的发表言论“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女婿好哇女婿那是响当当的好汉。”
正因为夏家姑姑的成功培养,所以夏老头也不知从哪出了夏天有她姑将来能大包小包帮衬娘家的品质,老爷子愣是因为夏天的存在,有时身在大儿子家,心在小儿子家。
还老偷偷摸摸给夏天送鸡蛋。
今儿刚从医院回来,老爷子还单独召见了去接夏冬的夏秋,垂询了一下夏天什么时候能来找他玩,噢,错了,是什么时候陪他唠嗑。
拐的有点远哈。
总之,夏天家里情况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型。
这年代还不能市场经济,啥时候能到时候呢我有特技啊,我会预知夏天小女娃只要一假想未来的几十年,她靠自己的特技行走天下,内心就波涛汹涌地。
她十分期待先一部分人富起来吧。
她只要一想到未来,她就内心开始澎湃
哎呀呀,我要当那个年代被翻白眼的个体户哇;我要给娘买金项链;给弟弟买金项圈;给哥哥买那种走一里地,喂喂半天才能接上信号的大哥大;给我亲亲的夏国老爹买台红旗轿车开开。
好吧,又一次想远了。
所以说这妞从21世纪穿到1973同名同姓的夏天身上,它不是不无道理的。
同样的那么好高骛远,呃,准确的说目标有点高瞻。
我们夏天同志,那在后世也就是上辈子的生活里,可是经历过饭店后厨切墩偷艺,还到广州低价买淘宝高价卖,也能算是个小商贩大店主吧。
大学时期更是学习各种兴趣好。
吹拉弹唱好一顿忙活的伴着本科四年的中文系读完。
问题是毕竟这是1973年,这些东西都木有啥用啊。
嗯,总结了一下,还是想的有点好高骛远。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夏天松散开皱着的小眉头。
握拳,经济生活只能先这样,家庭生活就我我家吧。
这一课题终于还是回到了原点。
“甜甜啊,你爹给你烧好水了,娘给你端屋里啊你简单擦洗下就睡觉吧,别再洗头抹脸的臭美嘚瑟了。”
“噢,来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