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运城,占领晋南之后,洪承畴交给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李鸿业他们现在拖拉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给洪承畴写去了报捷文书,文中主要就是吹嘘自己这边如何在经历的千难万险之后,才从起义军手里夺回运城,自己这边伤亡如何如何之大,希望总督大人拨下军饷、粮草来慰劳士兵,还要时间休整,要军械补充。
反正就说哭完穷哭惨要东西,我都这样了你不会再让我接着去打仗吧。
李鸿业心里边想的就是,能把晋南经营好,再加上绥德地区,自己怎么也算是占着两三个州二十来个县了,慢慢展几年,实力强大了再图谋陕西或者山西了,怎么想都觉得合适。
至于洪承畴和义军你们这些战斗是真的不想参加。
可是不管李鸿业怎么想,洪承畴可不会如他的愿,因为洪承畴现在也是焦头烂额。
不为别的,今年陕西又是大旱,一河之隔冬天的时候山西下了雪,而陕西只是冷风刮过了几朵乌云,最终也没有在陕西大地上降下一片雪花。
开春以后,这天气是一天比一天的好,太阳总是高高的悬挂在天空之中,延安城外的护城河都马上快完干涸了,土地里布满了干裂的缝隙,播撒下的种子出苗的都不到一半,这一半还是半死不活的。
尽管已经组织人手尽力的抗旱了,可这也只是杯水车薪,今年的夏收注定又是一个颗粒无收的季节。
现在洪承畴考虑的已经不是怎么剿匪了,而是怎么养活陕西的老百姓,一个弄不好更大的民变就在眼前。
甚至军变都有可能,陕西这里不止是老百姓受旱灾了,边军同样也是,甘陕地区十几万边军加上他们的家属在这里屯田了数万顷,正常年景的话朝廷稍微补贴一些就能满足他们的生活。
现在却需要贴补大批的钱粮才能填饱那几十万张嘴,如果军中缺粮最后造成的结果会非常的严重,远比民变要造成的影响大的多。
可偏偏这个时候山西那边的义军又闹开了,河北、山西的粮食无法运到陕西,河南那边也有义军活动的迹象了,这让洪承畴y有些焦头烂额。
而山西方面迟迟的没有进展,也让他心急如焚。
面对粮食短缺的问题,他先做的就是到州府县去筹粮,可是现在大家都缺粮,哪里有那么多的粮食来供应大军,有人就建议洪承畴去西安秦王那里请粮。
这倒也是个办法,洪承畴亲自快马赶到西安面见秦王,说明眼下西安的困局,希望秦王能够拿出粮食来帮助陕西的百姓和官兵渡过这个难关。
可是偏偏老朱家的王爷都是一个德行,秦王也是一个妥妥的铁公鸡,对着洪承畴就是一顿哭穷,气的他当场就想大嘴巴抽他,可是毕竟有求余人,强忍着心中的愤怒,低三下四的哀求,最终只从秦王那里求来了一万石粮食,看着是不少,可是架不住陕西有数百万百姓和十几万部队啊,这点玩意只够万人吃一个月的,还得是省着吃。
这不眼看着那一万石粮食又下去了大半,有人又给洪承畴提了建议,现在这种情况只能筹钱去外省买粮了,山西和河南不能去,可以去四川和湖广啊。
洪承畴用看傻子一样的目光看着那人:“请问这银钱从何而来?”
“大帅,想靠着朝廷拨款,先不说能不能申请下来,就算下来了也已然是来不及了,为今之计只有靠商贾富户们的捐献了,大帅可以组织陕西各州府的商贾捐献,所得的银钱再去购粮!”
“想从他们手里获得钱财谈何容易,现今还能安然无恙的商贾、大户哪家在朝廷之上没有靠山?你信不信前脚咱们从他们那弄到了钱财,后脚朝中就有人参奏你我?”
洪承畴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万一被人参他在地方上横征暴敛,那自己的抱负还没有实现,恐怕就要黯然落幕了。
“还有一地有着大量钱财!”
有人提醒道。
“何处?”
“绥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预收顶流的替身前妻会通灵求收藏苏锦霓是福德寺供奉的一只瓷做招财猫。意外穿越,成了被寄养道观的四岁女童。小道观破破烂烂四处漏风,穷得连香火都没有。眼看就要朝不保夕,她一捏小猫爪,要不要不还...
...
洪荒无限流,大家一听应该就有想法了吧,嘿嘿。...
...
...
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