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里最热闹的地方自是汴河两岸。
若是汴河是贯穿这繁华城市的长龙,那沿岸的商铺店家就是片片龙鳞。
阳光照到鳞片覆盖的身躯上,更显光华。
这一路有很多茶馆,有的就是临着瓦子勾栏,支起个棚子,摆几张桌子,架一个炉子就烧起水来。
也有的亮亮堂堂一间店面,说是茶馆,修得似间小客舍似的,也挂个招牌,招待的都是来往的体面客商。
这家茶馆是开封城最大的茶馆。
往日生意比嘉木居、神农茶馆这些店子都好。
不是他茶叶多好,店名多雅——事实上这茶馆的招牌上只写着“烂石”
二字,寻常人家读来是土的不能再土的了。
来这开封城的商贾都知道,这家茶馆背后的东家是赵官家。
招牌上的草书是晋王题的。
和官家做生意才能赶得上最大的利市,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今天的烂石茶馆招待的只有两个客人。
体态显胖的茶博士睁大眼睛在称茶叶。
两位客人坐在正中一桌,自顾自地说话。
两人虽都是寻常打扮,但一人坐的对门的主位,另一人坐在其右。
可见还是分了尊卑。
地位高些的男子总是先开口发问,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文伯观这开封城,怎样?”
“开封素来如此,如何由得到我来妄加评点?”
答话的人端坐着,谈吐间的神色语气说明他是个文士。
只有天天和笔墨打交道的人,才会在一言一行中写满克制。
“这可不像你说的话,你以前看着街巷市坊,总皱着眉头,说这也不妥,那也不妥。
如今不想这么谨慎了。”
“我本就很谨慎。”
文士答道。
“你不是谨慎,你是心有玲珑,知道在该开口找不是的时候开口,不在那个时候,你的头压得比谁都低。”
做在主位的男子笑了笑,“人们总说天下的能人各有各的脾气,但文伯这样的能人最难得。
真正的聪明人连自己的性子都治不住,还要时不时为血气所驱,算不得明白通彻。”
“为君者,自然喜欢制得住性子的臣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