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余故事里,意犹未尽的跫音。
……
“这就是所有的故事吗?”
京大的课堂上,一个学生高高地举起手,向西方的仙神,写作《神曲》的诗人提问道。
“不,当然不是。”
诗人在千年中沧桑了脸孔,但仍有些遣词造句的浪漫性格。
他用诗句一般的排布,向学生们诉说了每个人的结局:
“神明消灭了亘古的妖魔,破除了吸血鬼的诅咒,让牺牲不再。
人们问祂代价为何,神明不语。
像一块静默的石头。”
“教士的伤自陨星落时便痊愈,他大彻大悟,自以为看到了真理,却在几年后又一次被卷入因信称义的争端之中,又一次因为执著于对错,而忽略了人。”
“而虎,小镇上生的一切消弭了它对尘世的野心,让它愿意在之后一百年成为神明的坐骑,又在神明离去后自顾自在世上赎罪,帮助自轻自贱的人,孰不知自己早已身处剧变的漩涡。”
“铃铛——从子宫里就是个悲剧。
它越想挣扎,越想向神明展现它对世界的认识,就越深陷在命运的泥潭里。”
“所以,最后;”
诗人总结:“每个人都是生之巨轮的一员,都满以为自己可以逃脱,却都在其中,越陷越深。”
“这小说真怪!”
窸窸窣窣的评论在座位之间交换着,不时有三两句的言冒出来,而诗人——这位西方文学系的挂名教授便一一给予解答。
有一个问题是:“那么诗人呢?诗人怎么样了?”
诗人感怀的情绪适时出现,他先想到——他曾目睹神明在月亮上创设了一个洞天。
那时的神明,灭掉了东方的界阻,又除去了西方的魔头,踏足于世界的规则之上,如走过一粒尘埃。
但祂却轻飘飘地往上走,踩着月练,踩着光华,甚至踩着虚空。
那时的诗人被眼前展现着的宏大神迹亮花了眼,头晕晕地跟着往上走,神明不管,大概是因为见证可以是一件好事。
他就看着祂在月亮上画上一个大圆,月宫和桂树就次第生,神力如根系一般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