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当然不只诸葛亮一个聪明人。
事实上,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两个人向姜耀请求如曹昂一样,随军出征。
“诸葛亮?鲁肃?阎圃?”
鲁肃鲁子敬,姜耀当然非常熟悉。
阎圃姜耀也不陌生,他是张鲁的使者。
在历史记载中,阎圃力劝张鲁,投降了曹操。
曹操很高兴,不但封了阎圃为平乐乡侯,还把马的老婆董氏赐给了他。
没费什么力气,就又有爵位又有美人,这阎圃也算是三国时代的人生赢家了。
“都是聪明人啊……也罢!
都允了!”
千秋殿内,姜耀提起狼毫笔,做出了批示。
对于姜耀来说,实现“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华夏之土”
,最大的困难,并不是击败曹操、刘备、孙权等诸侯,甚至不是贵霜、百乘、朱罗、安息、罗马等强大的异族国家,而是时间和移民。
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足够的华夏移民,完全不可能。
如果,华夏诸侯们愿意向他学习,向华夏周边移民,那不是正合了他的意?
什么?曹操刘备孙权等人,因此强大起来怎么办?
在火枪火炮面前,再强大的古代军队,都是浮云!
姜耀虽然早就能轻易拿出火药的配方,但一直没有使用,就是因为如此。
火枪火炮,更是他最后的底牌。
无论这些华夏诸侯展的多么好,最终的结果,不过是方便姜耀进行收割罢了。
毕竟,按照华夏人的传统理念,内战中只要一方势力显露出统一天下的大势,大部分地方就可以“传檄而定”
了。
……
……
建安九年六月十八,姜耀率八万野战军,以及曹昂、诸葛亮、鲁肃、阎圃等人,从长安出,向花剌子模进军。
虽然都是骑兵,但天策军为了保持体力,并不着急赶路,一直到来年二月初五,才到达花剌子模行省的府撒马尔罕。
“说说吧!”
原来的撒马尔罕城守府,现在的天策府行府内,姜耀向留守的众官员看来,道:“如今,阿姆河对岸,敌军的情况如何?”
霍峻道:“原本,贵霜人三十万大军,封锁了阿姆河南岸。
一年前,朱罗人和百乘人,似乎和贵霜人结盟,各自派来了十万大军。
如今,阿姆河南岸的敌军总数,大概在五十万以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