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
好在,杨冬燕只骂小杨氏,对来自家干活的小姑娘仍然是很友好的。
可小姑娘到底年岁轻,听多了杨冬燕骂儿媳妇,就忍不住回家学了两嘴。
她娘撇了撇嘴,满脸的不屑“那家小儿媳妇生了仨闺女呢,当婆婆的骂两句咋了又没让她饿着冻着,还请人来帮忙搓屎尿布洗衣裳,这还不好”
就连那小姑娘的奶奶也道“连生仨闺女啊这要是我儿媳妇,我老早就让儿子把她休回娘家去了”
还真别说,当初她儿媳妇头一胎是闺女,就差点儿被蹉跎凉了,要不是后来接连追生了仨儿子,只怕早就没办法在家里待下去了。
倒是有了儿子后,又生了闺女,处境比大闺女就要好多了。
几人拉拉杂杂的聊了一会儿,聊得无非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又盘算着自家的大闺女都十三了,可以准备着说婆家了。
“再让她多干两年,我那个魏家给钱给得痛快,再说小孩子起码要到两岁才知道屎尿,正好等过两年她十五了,没了那活儿就嫁出去。”
“不止呢,搞不好魏家那个小儿媳妇还要生。
真要那样的话,到时候让他们家多添点儿钱,咱们家也能多攒点儿钱给小柱子哥几个娶媳妇。”
“对对,最好叫那个生儿子,家里人一高兴,搞不好还能得赏钱。”
虽说是县城本地人,可穷富这玩意儿吧,是属于哪里都有的。
别说小小的一个县城了,即
便是天子脚下,也一样有吃不饱穿不暖的穷人。
哪怕知道老魏家是从乡下过来的,可人家买的那院子比他们家的还要大,还经营着一个牲口铺子,那家底可着实不薄。
只是,人的想法是会变的。
起初兴许只是最单纯的羡慕,羡慕人家的院子比自家大,羡慕人家的男伢子能够上学堂,羡慕人家吃穿用度都比自家强
久而久之,这想法就不由的变了。
杨冬燕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家有朝一日还能迎来媒婆。
媒婆啊她以为起码要再过个七年才能见到。
“我家孙子今年才十岁,他生辰小,还是虚岁呢,就算是长孙也不着急。”
杨冬燕好脾气的笑着婉拒,她没打算把人轰出去,毕竟说亲嘛,本来就讲究一个你情我愿的,拒了就拒了,没的说拒了还不给人家留丁点儿颜面的。
可那媒婆却笑得一脸菊花开。
“大妹子哟我不是来给你家大孙子说媒的”
杨冬燕惊了,不是给她孙子说媒的,难不成还能是给她孙女说媒的
谁给你的勇气
只差这么一点点,杨冬燕就要说,你上了哪个,直接拉走
好在,最后一丝残存的理智拽住了她,没让她干出丢脸的事儿来。
杨冬燕面上婉拒内心流血“孙女更不成,没的说前头大哥还没娶媳妇,当妹子就火急火燎的嫁出去的。”
媒婆笑得更欢“也不是大妹子你孙女呢”
不是孙子,也不是孙女。
难道是
考虑到自己人口简单,杨冬燕差点儿原地起跳“不成不成”
“我都还没说是哪家的姑娘,大妹子就不成了不然这样好了,你说说你的条件,这家不成,还有下一家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