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另一名伙计,瑾音打算慎重选人。
对于王明,瑾音其实另有安排。
王明会说话,也识字。
她想把他留在铺子里观察一阵子。
如果对方为人确实不错,瑾音想问问,他愿不愿意跟在瑾言身边办事。
瑾言要走科举路,身边总得有个机灵能干的帮手,替他打点各项事宜。
去人牙子那里买个小厮,也是可以的。
只是贫苦人家都是卖闺女居多。
卖儿子的人家,那绝对是家里已经断粮,过不下去了的。
这样的人家,又怎么可能供孩子念书。
识字的男孩子,主家多是自小培养留着用的,是不太会卖的。
卖出来的,瑾音也不大敢买。
一怕这人在大户人家待惯了,瞧不上他们这等普通小户,起了轻怠之心。
二呢,也是怕这人品不行才被主家卖的,领到家里来,平白招来灾祸。
等过段日子,去牙行瞧瞧,采买个年龄小些的,放家里教养两年,跟在瑾言身旁当个小书童。
等年龄大些,才能顶事,成为瑾言的帮手。
再就是瑾玉身边,也得找个同龄的丫头做玩伴,否则着实孤单。
不过这事不急,还是等瑾言考完再说吧。
瑾音只是给亲近之人透露了铺子要招人的事,还没张贴招工告示呢,村长就找到她了。
“瑾音,你铺子要招人?”
村长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
“对呀。”
瑾音好奇看向他,“莫不是村长爷爷您要给我介绍人选?”
“嗯。”
村长点点头,“你记得咱们村的栓子不?”
瑾音仔细想了想,有点印象,但不多。
只记得栓子和她年纪差不多大,也是从小没了娘。
他十分勤快,不太爱出门玩耍。
平日不是在家里干活,就是出门打柴,反正没见着他闲下来过。
瑾音有好几次,都见他背着比人还高的柴火,艰难走在道路上。
只是他性格内向,瑾音又忙的很,所以见着也只是打个招呼,至于更多的,她就不太清楚了。
村长先是叹了口气,才缓缓开了口:“栓子娘也是走的早,他那个继母不是好相处的,处处为难栓子。
这几年若不是村里族老出面,只怕他受得磋磨更多。
他如今年岁大了,他父亲是个惧内的,一点不为他打算。
我想着你这铺子招人,你看能不能让他来做个伙计?总归比留在村子里强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