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二十一章 为高力士献宝(第2页)

“如果天下寒士,所读书籍,皆因高翁。

谁又会不感激高翁?”

李瑄缓缓向高力士说道。

“七郎说笑。”

高力士摇头,只当李瑄说趣事。

“高翁可知雕版印刷?”

李瑄正色地问高力士。

雕版印刷术起于唐初,但直到如今,并未普及,书籍还是以手抄为主,效率极低。

自李隆基执政起,一次次要求大唐所有乡并置乡学。

到开元二十六年,更是敕令“里别各置一学”

但想要将学院置于里,困难重重,其中书籍的获取,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盛唐学风很盛,“垂髫之倪,皆知礼让”

,军中也多有识文断字者,但远远未达到所有良家子可以上学的程度。

当今盛唐的雕版印刷只存在于长安、洛阳,还是以印刷佛经为主。

“自是知晓。

但雕版想印纸成册,需雕刻几十,乃至上百块木板,还要技艺精湛的匠人,耗时耗力。

常有雕版在雕刻中损坏,前功尽弃。”

高力士摇头说道。

在二十年前,李隆基亲自御注《孝经》,并要求每家每户都收藏一本。

当时高力士监督《孝经》的雕版,费多大力气,他最清楚。

“若设立官吏,花费十年时间去培养匠人,书籍成册,绝非难事。”

雕版印刷是必然要登上历史的舞台。

这是大势所趋。

“圣人虽重视读书人。

但天下书籍如南山的松树一样多,总不能是本书,就雕刻几套雕版?”

高力士还是微微摇头。

四书五经即便刻数百套雕版都无所谓,可以下至郡县。

但一套新的雕版诞生,需要重新考验匠人的手艺。

“我想出一种新的印刷方法,高翁只要将新的印刷术弄出来,您就是如蔡伦一样的贤人。”

李瑄吊到高力士胃口,趁机说出自己的目的。

活字印刷术!

年岁已高的高力士,不是无欲无求的人,他也在乎身后事,和自己的名声。

而名垂青史,将美名流于世,是高力士最大愿望。

李瑄要借高力士之手,将活字印刷术和雕版印刷术普及。

只印刷几种书,活字印刷效率比不上雕版印刷。

如果印刷成百上千种书,活字印刷的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不仅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还可以提高印刷的度和效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