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能信任他们,使得他们有才不能施展。
而且明朝的灭亡,多因偏用文臣。
我却不以为戒,委任汉官,甚至部院的印信,有时也让汉官掌管。
这导致满洲大臣无心任事,精力懈怠,这是我的第五个罪过。
我性格好高,不能虚心接纳意见。
在用人的时候,总是要求他们的品德与自己相当,不能根据他们的才能来安排职务,导致我常常感叹人才缺乏。
如果能扬长避短,那么即使有人只有一点微小的技能,也能得到任用,怎么会至于说全天下都没有人才呢?这是我的第六个罪过。
设立官职,分配职务的时候,只看重品德是否高尚,对于官员们的职位晋升和贬谪罢黜,更是丝毫不敢懈怠。
然而面对朝中大臣时,即使明知他们并不贤能,也不能够立刻将其罢免,反而选择了宽容姑息。
例如宗这个人,他不仅偏私狭隘、性格急躁,还善妒成瘾,对于他这样的品性,我其实早就心知肚明,但依然让他在重要岗位上长期任职。
如此这般,便导致了见到贤能之人无法及时举荐,见到不贤之人也无法果断罢免的情况生,这实在是我不可推卸的第七条罪状。
此外,国家的开支异常庞大,军队的粮饷又严重不足。
可那些金银财宝,却统统被用于满足宫廷里的日常花销,完全没有一点节余可以挪作他用。
每当遇到国库亏空之时,每每召集诸位王爷和大臣共同商议对策,得到的结果无一不是毫无新意,仅仅提出通过削减官员工资来补充军饷这种办法而已。
这种做法无疑是优待自己而亏待他人,损害下层利益以增益上层利益,这便是我必须承认的第八条罪状。
建造宫殿的时候,要求每一处细节都必须达到极致的精美;制造器具时,更是力求每一个部件都是最完美的工艺。
然而,这些看似华丽的建筑和精美的器具,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实用价值,却耗费了大量的钱财。
而我竟然没有自我反省,也没有设身处地去体谅百姓们的艰辛与不易,这实在是我不可推卸的第九大罪过。
端敬皇后一直以来对皇太后孝顺有加,尽心尽力地辅佐我管理国家事务,使得内政得以修明。
我本应遵循皇太后的旨意,追思她的贤惠品德,但在丧祭典礼上,我却给予了她过于优厚的待遇。
这种行为完全没有以礼法来约束自己的情感,导致各种事情都过度铺张,甚至逾越了礼制的规定,这便是我的第十大罪过。
想当年,祖宗们创立这份基业时,从未任用过宦官。
他们深知宦官专权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始终保持着警惕。
可如今,我却打破了这个传统,让宦官参与到了朝政之中,使得朝廷的风气变得污浊不堪。
这不仅
违背了祖宗的遗训,更是对国家未来展的不负责任,实在是罪大恶极啊!
而且明朝的灭亡,其实就是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