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落下的泪珠是一滴滴红色的鲜血,染红了皇后园中美丽的花朵,所以后人给它起名叫杜鹃花。
皇后听到杜鹃鸟的哀鸣,见到那殷红的鲜血,明白是杜宇灵魂所化。
悲伤之下,日夜哀嚎着“子归,子归”
,终究也郁郁而逝。
花蕊听完这个凄美传说,再看外面催促他们的宋军,感怀良多,便匆匆在墙壁上题了一《采桑子》的上半阙: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花蕊人未入宋,她的半阙采桑子已在宋廷传诵。
当花蕊的仙姿玉容终于出现在宋朝的内廷时,刚刚二十出头的晋王赵光义第一次领略了什么是女人勾心摄魄的美。
可她是孟昶的妃子。
当孟昶入宋七日暴毙后,晋王内心是欢呼雀跃的,他要等孟昶的丧期过了,就去求他大哥—当朝皇帝宋太祖,他要求太祖准许将花蕊赐婚给他。
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还未等他开口,花蕊就被他的大哥纳入后宫,成为他大哥的宠妃。
“芙蓉如面柳如眉”
。
花蕊的才情、花蕊的美貌无数次出现在晋王的睡梦里。
隔开他和花蕊的,何止是那九重宫阙?如今拥有花蕊的那个男人,不止是他的大哥,他还是当朝皇帝。
不知从什么时候,晋王的心中老是浮现出一个念头——那就是如果他换了一个身份,比如说,他是当朝皇帝,那么花蕊的敛眸浅笑是不是只为他一人?这个念头令他不安,令他心惊,又令他亢奋。
就在他紧锣密鼓要为实现这个念头而谋划时,后宫传来的消息更让他震惊。
看似柔弱的花蕊竟不时向太祖提出换掉他这个皇储,改立太祖长子为太子的建言。
以花蕊的得宠程度,难保有一天太祖不会动了更易储君的心思。
得不到的,就毁灭吧。
终于有一天,太祖在御花园射猎宴饮,轮到他喝酒时,他放下酒杯对太祖说:如果花蕊夫人肯为臣弟折一支花来,臣弟就连饮三大杯。
花蕊在太祖的示意下,轻移莲步到花丛中,当她折了花枝款款而来,他用颤抖的手朝她当胸射出一箭。
殷红的血从花蕊胸中汩汩涌出,像极了蜀道边上那盛开的杜鹃花。
当他射杀花蕊后,在太祖面前痛哭流涕,劝说皇帝以社稷为重,莫要贪恋美色。
那种劝慰之词,何尝不是说给他自己!
只是多年来,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下意识之中,他一直在寻找和花蕊相似的女子,从小周后到小花蕊夫人,到目前他最宠爱的王美人,这些女子或是眉眼、或是某个神态均像极了花蕊。
他这一生,是有过很多女人,却没有哪个女子像花蕊一样让他刻骨铭心。
蜀女有毒,太宗深深长叹了一声,英勇神武如太祖如他都曾陷落,更何况青春正年少的赵元休。
他不能让儿子对蜀女情根深种,他不能让儿子中毒太深。
所以当听说元休所宠爱的侍妾是蜀女且貌似花蕊时,他便当即下了命令:逐出王府,逐出京城,他要防患于未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