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浮白率先冷静下来,收回了视线,缓慢地说:“宋树,我不想你重蹈你父母的旧辙。”
五年前,京城来的张御史大刀阔斧地整顿了永安城的贪官,百姓以为盼得曙光,纷纷进言状告,诉说冤屈,宋树的父母亦在其中。
但谁能想到,曙光只是诱饵,是为钓出所有想掀翻裴家的苦民。
半月后,上告的百姓都被带到了菜市街口斩示众,好长一段时间,天上飘下的雪都带着人血味。
想到惨死的爹娘,宋树红了眼眶,他紧紧攥着谢鸳的袖子,颤抖着站出来。
“先生,您教过我不要轻信他人,也跟我说过祸从口出的道理。”
他的声音在抖,眼神却渐渐透出坚毅,“但是姐姐是好人,我相信她。”
“你才见过她几次?”
沈浮白难以置信,平日里警戒心最强的宋树竟然轻而易举地倒向了谢鸳。
“这和相处多久可没关系。”
谢鸳弯起眼睛,笑眯眯地打趣道:“谁让小孩眼神好使呢。”
“走,我们不和眼神不好的人计较。”
说完,她牵起两双小手,堂而皇之地越过沈浮白往屋外走去。
宋树一面走,一面咬着牙,内心挣扎片刻,终是在门口回头道:“先生,当年我问您为什么要救我,您说穷人的命也是命,人不分高低贵贱,更不该以偏见看人,可如今您为何对姐姐存有偏见?”
偏见
沈浮白全然怔住,立在原地,脑中的儿时记忆如海里浪花,滚滚而来。
启蒙那日,长辈们正言厉色地告诉他,读书是为了长见识、拓视野、做自己,逼他誓,一生不考取功名,远离朝廷,并且永远不对大晋皇室心软。
那时他尚不明白,于是舅舅给他讲了沈家老祖宗沈湛的故事。
天下大乱时,沈湛与谢舒出生在一个小山村,两人青梅竹马,感情深厚,结了娃娃亲。
只是大婚当夜,谢舒忽然扯下盖头,要沈湛陪她打天下,于是沈湛出谋献策、推贤进士,助谢舒创立大晋朝。
谁曾想,当上女帝后,谢舒翻脸不认人,勾搭朝中文武百臣,开后宫,纳妃嫔,逼沈湛和那些以色侍人的男宠共处一室,最终沈湛不得已,带着亲族辞官远走。
所有人都认为谢舒是故意为之,毕竟民间广为流传,若非沈湛没有称帝的心思,恐怕天下都该姓沈。
她知道沈湛一身傲骨,怎肯为人妻妾,于是暗地筹谋一切。
从此以后,谢氏血脉坐实了无情脉之说,深受其害的沈家人从此也订下两条家规:一是不入朝做官,二是不近皇室。
呼啸冷风拍在人脸上像刀割一样疼,沈浮白回过神来,望着三个人离开的背影,垂下了眼。
“小姐,有好消息!”
院子里,织春迎面跑来,眉开眼笑地同谢鸳作揖道:“秦卫尉说,官道的雪已经通的差不多了,最迟后日我们就能动身去苑州。”
“那确实是个好消息。”
谢鸳面露喜色。
闻言,身侧的宋花却失落地垂下头,小手搅在一起,“姐姐,你要走了啊。”
“小花,这是好事。”
宋树努力扬起一个不舍的笑容。
“是该离开了。”
谢鸳安抚地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