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布局的问题我是这么考虑的。
本地块西侧是往机场方向的机场大道,北侧是城市次干道,两者交集处就本项目的门面,因此用地的西北角是个很重要的位置,也整个基地形象地代表位置。
在这里设计一栋高层办公楼,高层办公楼就是整个片区的地标,也是本项目的形象代表。”
“场地的东北角是两条城市道路的交汇处,这里基本是整个科技园工程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识别性强,也不会太嘈杂,因此在这里设置五星级酒店。
这样的话可以服务整个科技园。
在场地的西边是临着机场大道,在这里沿街设计特色酒店,一方面可以服务科技园内部,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服务外来人员的住宿。
同时也为机场大道沿街增添新的风貌。
在场地的东面和西南面设计两个组团的办公楼群,方便基地管理。
在基地的最南边设计两栋公寓宿舍,这里相对比较隐蔽,安静,相当于基地的后院”
“地下室的设计跟随着地上建筑的需要设置,同样是像各个细胞式的单元围绕着中心广场布置,通过交通环道串联起来组织交通。
人防工程安排在基地的两个地方,一个在高层的负二层,另一处在东面办公楼的地下二层,这样能很好地服务整个基地的战时需要。”
段然又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众人,见没有人有提问的意思就继续说道:
“以下是我对总平面规划深入设计其它方面的一些想法。”
“整个建筑群沿街建筑应采用高低错落有致,丰富多样的形体搭配,简洁大方的立面处理手法,使得城市空间丰富多彩。”
“流线设计上应注意:”
“()、人车分流,注重安全,以人为本。
地面部分除了消防车紧急扑救时行车以外,整个场地、广场全部作为人行以及活动场地考虑。
人行系统以中心广场为交通组织核心分散到各单体建筑。
人行主入口设计在场地的北面,通过入口广场进入到中心景观绿地中,再进入各个建筑单体中。
各沿街建筑单体也有独立开向沿街的人行出入口,这样既可以使建筑与景观中心紧密联系,又可以方便人员交通。”
“()、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
在室外景观设计也做到人性化设计,有高差的地方设计残疾人坡道,在各建筑单体内部设置残疾人卫生间。”
“()、车行流线设计两个基地出入口,车流交通环道直接和城市干道连通,避免车辆在基地内部人行的绿化场地通行,杜绝人车混流。
在车库出入口和车流交通环道交接处设计缓冲岛解决车库出入的视线问题,提供安全保障。”
“()、主要的货物流线也是在地下车流交通环道内解决,各单体按照需要在负一层中合适的地方设置出入口。
局部像五星级酒店另外设计一个货物入口。”
“()、为了方便办公,住宿需要,建筑后退城市道路的地方设置临时的生态停车位。”
“景观环境结合人行路线设计和核心分流交通系统设计。
北面的人行出入口由北向南通过中心景观绿地形成景观轴线。
通过建筑间距布置小景观,使用地周边环境和场地的景观轴线互相渗透交融。
以人为本景观中心与建筑入口通过景观通道连接,提高人的可参与性,尊重自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再见,建筑师!
职场风云请大家收藏:()再见,建筑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