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人,第一时间选择王大山。
固执的人,对此却是嗤之以鼻。
时也,命也。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走的路不同。
而所生的故事亦不相同。
两天的时间,王大山完成5o亩租地,其中还包括自己家的两亩。
这一下直接花掉28万!
看着花钱如流水的王大山,连红忍不住抱怨。
“这还没开始呢,就花掉38万,再多的钱也经不住这样花!”
“红姐,眼界放远点,以后这些钱都会回来的!”
“哼!”
连红气鼓鼓的嘟囔一声。
她不是真的生气,只是看着这么多钱从手中溜走,一阵心疼。
接下来麦场前的田地上开始冒起一座座塑料大棚。
连续五天时间,五十座塑料大棚建设完毕。
这五天里,王大山也没有闲着。
他去了一趟县城,通过林佳二爷的关系,找到买家购买蚯蚓和薄荷的种苗。
这两样东西,又一次性花掉他3o万!
听到要给对方打款,连红忍不住又是一阵抱怨。
在大棚建好的第一天,种苗也随车送到下东村。
王大山特意邀请林老过来指导工作。
看着田地里的5o座大棚,老人感慨不已。
“大山,你这搞得可比我那个院子隆重多了!”
“林老,我这才开始起步,很多东西不清楚,还需要您多指导。”
“放心吧,难得我还有挥余热的机会!”
林老没有客套,带着王大山一行人。
身后跟着2o个村民进入大棚开始现场教学。
“蚯蚓的养殖要注意……”
“薄荷的养殖要格外小心……”
……
“各位以后要注意大棚的温度、湿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