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弟来不了,我不是就在苏州城内嘛。
顾小子你是几个意思?!
还拿不拿我当师伯了?!
顾深当时就傻眼了他真没想过要请范仲淹做自己的主婚人啊。
顾深的婚礼,当然不可能不请范仲淹,但请范仲淹当自己的长辈,成为自己婚礼的主婚人,顾深不是不想,是不敢想。
范仲淹是什么名望的人物,请他当自己婚礼的主婚人顾深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脸面啊。
结果范仲淹自己就找上门来了。
而范仲淹的理由也很直接。
顾深父母早逝,唯一的长辈,就是安定学派的学生,周温。
周学弟如果能来,那自然最好,他范仲淹也不会那么不自觉地,去跟周学弟抢这个主婚人的位置。
但周学弟既然来不了,而胡瑗这个师公呢,说是要九月下旬才能抵达苏州,必然也赶不上顾深的婚礼那作为安定学派在苏州唯一的长辈,他范仲淹不当这个主婚人,谁来当?!
所以这事儿就这么定了顾深有这个患得患失的功夫,还不如想想,到底应该请哪些宾客为好。
结果,就因为范仲淹这么一掺和,顾深的大婚,瞬间从两个大龄未婚青年抱团取暖,变成了整个苏州府的大事。
给顾深郁闷的请谁呢?!
范仲淹一旦掺和进来了,少不了的一些官面上的官吏,地面上的富户豪强,都想要掺和进来。
这样可不行。
一来,顾深自问没那么大的面子,二来,顾深也不想把事情搞的那么大。
在跟苏锦儿再次商议后,顾深得知了苏锦儿有同样的顾虑后,最后决定,还是把婚礼控制在小范围之内更好。
苏锦儿那边,请的也大多是平日里交好的姐妹,以及一些生意上比较合得来的合作伙伴。
而顾深这边,就更简单了。
他就请了王单一家,张岊,以及张方平。
是的,顾深还是给张方平去了婚礼的请柬。
虽然公廪案一事上,顾深和张方平有分歧,但两人在昆山县彼此配合的交情还是结下了的,自己大婚,没道理不给张方平请柬。
不管张方平有没有时间来,愿不愿意来,那都是他的事情,顾深该给的请柬还是要给的。
事实上,张方平倒不是不想来参加顾深的大婚,他是确实没有时间过来参加。
昆山县是苏州水患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如今张方平正忙于赈灾安抚百姓,安抚完了百姓后,还得尽快的组织百姓,响应苏州知州范仲淹的号召,疏浚五河,引流太湖水。
事情太多了。
再加上如今昆山县的县丞,县尉,典史集体请辞,归乡养老去了,整个昆山县,就张方平一个人顶着,上报请求调拨官吏的文书甚至都不一定能到江南东路转运使那边,张方平一个人当四个人用,根本走不开。
所以,张方平只能是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回信给顾深,再三告知了自己的难处,请求顾深的理解。
并且,张方平还是派人专门来了一趟苏州,奉上了自己的贺仪,表达了祝福来个礼到人不到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