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仅靠这三营四千余骑,便足以将整个徐军大营,搅得天翻地覆了。
而踵骑兵而后进的步军各营,亦如虎入群羊,将徐军部卒自发形成的抵抗,彻底撕碎。
徐军这边,自主将徐磋以下,包括最底层的士卒部众,都没有想过,隔着两百里,苟军竟能神兵天降。
甚至于,他们就没想过,真的要和苟军交战,即便要打仗,也不是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以这样的方式展开。
然而,战争从来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徐磋或许只是想趁苟马交战,南下讨些便宜,但火中取栗者,最终引火烧身,也是常有的事。
徐军虽营于高坡,但自主将以下,将士的思想都已滑坡,如此面对苟军的急袭,岂能不败。
相比之下,苟军这边,则是众志成城,一心破敌。
在快速的扩张之中,苟军吸收了大量将士,这么多人,要形成思想上的统一,显然是不容易的。
然而,作为一支一路打出来,打到长安,如今要打下整个雍秦的军队,这本身就是一个统一思想的过程。
至少在这场关中大战中,苟军将士属于背靠苟氏集团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本能有一种为自身利益而战的动力,都期待着扫平雍秦之后,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财产与女人。
上下同欲者胜,这也是苟政经营苟氏集团的“法宝”
之一。
而即便仅把视角放在这场“破徐之战”
上,苟军将士作战意志之坚决,恐怕也远超敌军想象。
除了苟雄的营造破釜沉舟的决胜气势,也跟各个将领有关。
参与突袭的这些苟军将领们,几乎每个人都有破敌建功的迫切需求。
弓蚝始终惦记着“戴罪立功”
,把苟政允诺的“虎威将军”
名号正式要到手;苟兴对河东追击苻氐之败,始终引为耻辱,心中一直憋着股气,要一雪前耻;丁
良则因锐骑、果骑营的不断崛起,要维护骁骑营这“第一骑营”
的声势,以及他苟政心腹大将的地位;
归义左营的贾虎兄弟,正渴望着富贵前途的上升;统万左右营的卜洋、曹髡,则认准了苟政是成事之人......
将为兵之胆,当参与进攻的苟军将领们,展现出这等意志时,麾下的兵士们,在他们的带动下,也爆发出撕碎一切的能量。
换作任何一支军队,处在徐军这种形势下,恐怕都很难轻松扛过,何况是这样一支乌合之众。
徐磋军的抵抗,只坚持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彻底宣告破灭,剩下的只是歼灭与屠杀。
真正给苟军造成了点阻碍的,便是徐磋牙军,有三千多人,装备、训练都还不错,但在苟军群狼般的噬咬下,最终被吃干抹净。
而徐军所处的位置,则让他们连逃都没法逃,西面河水,北面绝壁,都是死路。
而东、南两面则是苟军来路,要闯过苟军的截杀,还不如直接投降。
当然,投降也的确是大部分徐军部卒的选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