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还是只能白天在后山坡上守着,至少让人白天没机会来偷学。
每一茬平菇采收后,都要将稻草基质上的老菇根和死菇清理掉,并且停止浇水几天。
这几天已经过了,近来余桑每日都去菌房查,做好日常的管理,浇水、调节室温、光照等,一样都不落下,为了浇水更均匀,她甚至还把一个葫芦上半部分扎出许多细小的孔,往葫芦里灌上半葫芦水,水在下半部分不会流出来,浇水的时候,将葫芦倒过来,水就到了上半部分的葫芦,水就能很均匀的洒出来了,是个简易的浇水器。
从第二茬平菇收获后,已经过了好些天了,余桑算算日子,第三茬平菇一般收获要比前两茬更晚一些,她勾着手指头计算。
她已经渐渐习惯了这个时代的农历计时法,不再用以前习惯的阳历计时法,算了下大概日子,不得了现在是腊月十五,而第三茬平菇刚好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二十八收获
大年三十就要吃年夜饭因着第二茬平菇稍微出菇晚了些,没想到倒让第三茬平菇收获赶上了好时候
余桑有些激动,这第三茬菇定能卖个好价钱她不由得搓了搓小手,这第三茬菇卖多少钱一贯比较好呢再就是,可以卖给谁呢
好像第二批种的平菇也到了出菇的时候了,余桑赶紧再把自己收拾了一下,尽量做到两个菌坑之间不会因为她导致相互感染别的杂菌。
揭开第二批上面盖着的稻草和油纸,里面赫然一大块黑的地方映入余桑眼帘。
犹如一盆冷水当面朝余桑泼来,瞬间心冰凉,刚刚喜悦激动的心情不复存在。
再把油纸揭得更开,还不止这一大块黑的地方,是好几块长了黑斑的地方,有些地方还有小鬼伞要长出来。
怎么这么倒霉这坑平菇算是毁了
还有第二坑没
余桑按耐了一下心情,出了菌房,先把自己再倒饬一遍,将外面衣服换了,再将手洗干净,甚至还用上了酒来擦拭消毒。
余桑再次走进菌房,也不管那忐忑的心情了,很快就将第二坑上盖着的稻草和油纸以及边上压着的石头全部拿开。
着里面白花花一片,余桑终于松了一口气。
r
虽然被污染了一坑,但好歹还有一坑是好的。
这当初也是做过心理准备的,私心里肯定希望两坑都能成功长成,但现在只有一坑成功,也算中
等水平吧,不是最坏的情况。
余桑再仔细一瞧这第二坑好的,的确是要出菇了。
一坑平菇一般会出菇45茬,她种的第一批那坑,前两茬每回都能收五斤多平菇,越到后面,出菇越少,这么算来,她第一坑平菇,总收获量估计只有二十斤左右,实在是有些少了。
希望这第二批强些,这第二批本来菌种量也放得更多些,应该会产量更高。
再一算日期,倒是有些不巧,在过年前好几天就要收获了,但应该也好卖。
余桑先把这第二批第二坑盖好,然后出菌房去叫余满山来清理坏掉的那坑,得早点清理出去,免得污染其他的。
走出去就听到隔壁杨老头在他院坝拐角那里抱怨这竹子又不是你家的,怎么一下就砍这么多砍完了我们其他家要砍的时候去哪里砍
余满山这两日都在下面竹林砍竹子把后面她家买的那地围了,砍伐量有点多。
此时余满山正拖着几根竹子从坡下上来走到院坝中,余满山还没说话,就坐在堂屋门口缝衣服的魏老太先坐不住了,之前杨家故意不借余家秤,魏老太一直都对杨家有怨言,现在杨老头居然先跳出来指责余家的不是。
魏老太拿着正在做的衣服站起来,把屁股下的矮凳一端,迈出堂屋的高门槛,就着矮凳在檐下坐了,却不是往日一副要干架的泼酸相,她翘了个二郎腿,脸上和嘴上都得意“怎么地那竹林我家买了,以后竹子都是我家的了,我想怎么砍就怎么砍
杨老头差点以为自己年老耳聋没听清,他不禁问出“什么”
“嘿”
魏老太杨老头这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非常爽,再次得意道“下面那竹林我余家买了官府盖的红契都在你要不要
魏老太又说“我儿想怎么砍就怎么砍不像那秤,还得去找人借”
杨老头一听“秤”
,做贼心虚,完全不想提这个字,他忿忿地“哼”
了一声“我还不信了那你拿出来啊
魏老太也有此意
,这竹林以后是她家的了,那里面的竹子,以及掉的落叶笋壳等柴火,也是属于她家的,红契拿出来给人了,传到周围去,就没人好意思去砍她家竹子和捡柴火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平凡的蓝星出现一个超人会怎样?双穿门,唯一超凡。小目标硬抗核弹...
大闺女,娘,爹这样的渣男,休了就是赚到了二闺女,渣男贱女天生一对,娘成全他们,在一旁看戏,机智三闺女,娘,天下英豪何其多,渣爹这颗歪脖子树配不上你。小儿子,渣爹学谁不好,偏偏学陈世...
无需虚伪,无需掩饰,在这末世和异界里释放你自己。变异猩猩,曼妙精灵,苟活人类,美女,大人物,强者交汇出一幅幅画卷,血淋淋的现实,绝不妥协。...
烽火生,狼烟起,策马扬鞭保家国。犯我天威,虽远必诛!造宝船,扬风帆,乘风破浪惊万邦。堂堂中华,四方来贺!文治武功,缺一不可开疆拓土,千古一帝。大顺皇朝,由朕开创新的篇章!...
女皇陛下,知道你为什么谋朝篡位失败么因为你没有男宠啊风华朕真是信了你的邪病娇弟弟乖巧可人我最喜欢的人就是姐姐。腹黑反派邪魅一笑我的王妃,我要霸占你的美。冰山师尊清冷矜贵...
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小中医,一觉醒来,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正赶上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土地承包那年,乘着时代的东风,有人下海经商,成了万元户。有人埋头苦读,成了大学生。王承舟却在小乡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凭借一手精湛的医术,购置起三大件,找了个小对象,开了间草药铺。闲了上山打猎,馋了下河摸鱼,日子平淡而快乐。在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