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种情况下,竟然只有寥寥无几的人愿意拥立他的儿子登上皇位。
然而,年轻有为的李隆基却并非泛泛之辈,尽管年仅岁,但他早已深谙权力的逻辑与奥妙,其见识和谋略远胜李显,甚至出不止一个层次。
太平公主虽然不断地诬陷他,但她终究是长辈。
李隆基深知孝道的重要性,绝不愿背负不孝的骂名。
而且,父亲李旦之所以心甘情愿地将越来越多的权力交予自己手中,正是因为他明白李隆基知晓分寸、谦逊有礼且孝敬有加。
倘若面对姑姑的斥责,李隆基选择暴跳如雷或是无动于衷,那么父亲又会作何感想呢?他是否还胆敢放心地将权力交付于李隆基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此刻,李隆基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无数思绪涌上心头。
他深知,在这场权力的角力之中,每一个决策都需要深思熟虑、谨小慎微。
他明白,自己必须时刻保持沉着冷静与理智清醒,绝不能被情感所左右,更不能让他人轻易洞察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唯有如此,他才能够在这风云变幻的宫廷斗争中立稳脚跟,并最终达成自己那宏伟远大的目标。
更何况,太平公主乃是历经三朝的重臣元老,在其父的支持下,其影响力可谓举足轻重。
尽管李隆基自身的声望亦不低,但若真要与之彻底决裂、拼个你死我活,究竟鹿死谁手,结局实难预料。
因此,当李隆基听闻那一番斥责后,不仅未曾动怒,反而接连走出三步精妙绝伦的“装孙子”
之棋。
他先假装气势汹汹地向李旦告了姚崇和宋璟,声称正是这两个人在中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才导致自己跟姑姑之间产生嫌隙。
同时,他恳请李旦务必严惩二人,以正视听。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他会借此机会铲除异己时,他却突然话锋一转,再次诚恳地表示自己并不想担任太子之位,希望能将这个位置让给大哥李成器。
这一番操作下来,众人皆惊,谁也没料到他会有如此举动。
紧接着,他又开始替姑姑求情,恳请李旦能够将她召回京城,让一家人团聚。
他言辞恳切,情感真挚,令李旦不禁为之动容。
李旦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如此有情有义,而且还懂得顾全大局、拿捏分寸。
这样优秀的儿子,简直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面对儿子的此番表现,李旦心中满是欣慰与感动。
最终,他不仅回绝了更换太子的提议,还将姚崇和宋璟调离京城,同时下令将太平公主召回宫中。
至此,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轮较量落下帷幕,整个过程仅仅用了七八个月而已。
从结果来看,两拨人似乎各有胜负。
李隆基的两名心腹钟绍京和崔日用被逐出京城,两位得力支持者姚崇和宋璟也被贬谪至外地。
然而,李隆基自身的权力却得到了显着增强,他现在能够全权处理一些政事。
与此同时,太平公主一方则经历了一番波折。
起初,她连连失利,但在最后关头却成功逆袭,不仅重回中央,还驱逐了两位支持李隆基的宰相。
然而,如果我们从过程来分析,毫无疑问,李隆基才是这场斗争中的最大赢家,而且他的胜利堪称完美。
通过这场斗争,他不仅赢得了众多大臣的支持,掌握了更大的权力,更重要的是,他还树立起了孝顺、谦逊的良好声誉,赢得了李旦的完全信任。
原本李旦对他有所压制,现在却开始逐步放权。
此时此刻,如果太平公主稍有自知之明,就应该见好就收,迅采取行动,与李隆基握手言和,改善自己的公众形象,或许这样还能为自己争取到一线生机。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当年李显是怎么整神龙五虎的吗?没有预热,没有抹黑,没有等神龙五虎们犯错,就直接将他们贬到了外地,并残杀了。
当时我们说,这种整人的手段极其低下。
因为政治是壳,权力是肉,人心是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