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做淑女》全本免费阅读
大越历,二月初二,今天是“龙抬头”
的日子。
“龙抬头”
,其实是指“青龙”
七星开始出现在东方,万物此时开始真正苏醒,春天真的来了。
二月二,龙抬头,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囤流,好年景,春开头。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
,亦称“春龙节”
。
在南方叫“踏青节”
,古称“挑菜节”
。
大约从唐朝开始,有了过二月二的习俗。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
、“惊蛰”
和“春分”
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古人认为,这是“龙”
的功劳。
而且,龙在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
之说。
此外,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要在这天抬头升天,故有民间信奉的“龙头节”
,又称“春龙节”
等。
这一天过后,农人们逐渐进入繁忙的春耕时节,选种、踏田、开犁……正所谓:
龙梦醒,天暖正早春,龙抬头,填仓风雨顺。
龙尾摆,田间起花云,龙鳞闪,五谷进家门。
二月二也叫“春龙节,
传说武则天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下令龙王三年不得降雨。
龙王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
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压于大山之下,并告示天下:“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绞尽脑汁,直到第二年二月二,一位妇女背着一袋黄豆走亲戚,途中不慎将黄豆撒了一路,阳光下,这些黄豆闪闪光。
人们看见后高兴地说:“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熟了不就开花了吗?”
于是,家家户户把炒好的、开了花的黄豆供在当院,龙王因此得以回归天庭。
后来,人们为了怀念、纪念龙王,便在每年的二月二炒黄豆,一边炒,嘴里还念叨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吃(黄)豆花,大人小孩给一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