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曾经在辕门射戟当场的关羽、张飞最有感触。
太史慈虽然作为一方诸侯也战败了,可他是败给了孙策,这绝对不丢人。
尉迟敬德、程知节、秦琼等人都曾经败给李世民,兵败投降后最终都成为了贞观名将。
太史慈在孙策麾下一定能发挥其才能。
如果孙策也需要一位镇守荆州的良将,绝不至于像刘备一样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太史慈终于可以一跃成为与周瑜并列的重将,他俩无论谁去镇守荆州,都足以堪当重任!
哪需要配军师,他们自身的才能就不弱于羊祜。
太史慈聚集了两千离散之卒前来投奔,孙策自然不能亏待其义举。
所以孙策完全没有剥夺他这麾下两千余人的统帅权,而是将他任命为了门下督,继续统帅这两千余部众。
孙策这绝对信重之举,令太史慈及其麾下两千余人都极为振奋,军心大安。
他们为报孙郎信重之义,豪气激愤,战意高昂。
在上万大军开赴进乌程县后,他们积极的分兵作战,独领一路。
更是极力邀请孙策到他们营中观将士风采。
孙策豪气干云,当即就接受了将士们的的这番热情邀请,只带寥寥十余名玄甲亲卫进入太史慈营中。
将另外四路大军的指挥权全部下放。
由程普、徐琨、吴景、孙贲皆各领三千余人,全力进攻。
上万大军五路进击,势必要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举荡清乌程县境内的全部叛逆。
乌程县面积在吴郡境内算是面积仅次于余杭的一个大县了。
但即便如此,一个县进驻上万大军依旧十分密集。
大军五路进击,旌旗遥遥相望,气吞山河。
太史慈所部进攻的目标是王晟之子王轲镇守的东苕亭。
王晟曾经担任过合浦太守,在军事、眼界上远超普通豪强。
他们一群豪强叛乱,并非毫无章法。
更没有愚昧的一群人各自死守坞堡。
他们叛乱之时就已经料到孙郎会来进攻他们,所以第一时间就派精壮部曲进驻到了军事要地东苕亭当中。
看着这处东苕亭地势,所有将士都瞪大了眼睛,惊叹于世间的鬼斧神工。
乌程县即后世的湖州,这里细密的水网究竟有多少已经难以计数,其中较大的五支河流就汇聚于东苕亭然后北上注入太湖。
在这细密的水网中间,分割出了一片数千亩的平原,这片平原周围环绕绿水,中间则构筑了森严的壁垒和平整的田垄。
守军只要守在上面,开垦出数千亩良田,他们能守到地老天荒!
看到这种地形,大概就能理解为什么北方强军进入江南总是难以纵横驰骋了。
孙策手下就算有上千铁骑,也难以直接策马冲阵。
故而他站在太史慈身边,问道:“若不能拔除此地,守军必然在我等身后袭扰粮道。
子义打算如何破敌?”
这可是在孙郎麾下的首战!
太史慈势必要展现一番实力,他抖擞精神,大笑着说道:“孙郎就看我今日如何一战破敌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