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争一争谁都不想争的天拢山山神位。
是的,这荒山荒的连个山神都没有。
而山神的职位还得考,具体的天拢山这帮飘都没关注过。
久而久之,不仅天拢山的“原居民”
忘了,世人也遗忘了,这山神咋考的呢?
尧娘说如果谁给她三个铜钱,她是愿意当山神的。
可是们“破铜烂铁”
一大堆,钱一个也凑不出。
他们的陪葬品,也就草席是可以用的。
锅碗瓢盆,得每年桃源村下的大修行人们做布施,在半山腰的汝宁河源头捞食时才实用。
谁也不知道,世界上有逆流的河。
而这河吧,也不是谁人都能放东西进去。
这大概是上苍给天拢山唯一的垂慈。
每年的四月,是天拢山最盛大的节日。
因为桃源村下的大行者们,会给天拢山一年的衣食。
当然,随着山上的飘越来越多,要说吃饱不容易,不饿成聻就好。
大家都以为尧娘吃过饱饭,毕竟她是第一个来的。
尧娘从来没说过(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心中泪流满面,她饿了一百年才吃到一碗粥。
都成了聻了,硬生生“补”
了三百年才恢复。
三百年间也就大虎、涂书生、觉意来到天拢山。
话说回来,山下的人说天拢山是汇聚贪重、嗔重、痴重三种人的。
数来数去,几千年了也就个来这里的。
可是来了,也没走出去过。
近些年,桃源村下的行者每年四月不仅给点衣食,偶尔也给点小玩意儿。
比如尧娘“种”
在后山的“梅树”
,虽然是铜枝铁干绢做的花叶,但胜在工艺好。
胜在“也是一道风景。”
涂书生说的。
于是,后面还有了鼓,当凳子当桌子当摆设。
也有了木牌,被觉意串起来当风铃。
一串串,挂在无余小阁的二楼过道。
后来大虎在木牌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作为身份凭证。
大家觉得好,一一效仿。
就怕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