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等看清楚朱说的大收获后,陆辞竟难得地失语了。
少顷,又忍不住笑着感叹:“你这运气,可真是不错啊。”
——怕是两年的房租都够了。
作者有话要说:请个假,因为临时出差,所以周四(628)断更qaq
周五会恢复日更的!
注释:
1、唐时白帝城的“万竹蟠”
和竹筒取水法:
杜甫的《引水》诗为证:“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
云安酤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瞿塘峡山石坚硬,无法打井,人们便以成千上万的竹筒连接成一个引水网络,将城西的长江水引入城内。
这种“接筒引水”
的技术自然流传至宋代。
苏轼也提了类似的建议,他给广州的好友写信,说城外蒲涧山(即白云山)有泉,可在“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
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
。
这个供水网络,跟白帝城的“万竹蟠”
一样,有点像今天的自来水管道了。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2女子游灯会:
按《梦粱录》的记述,元宵之夜,“诸酒库亦点灯球,喧天鼓吹,设法大赏,□□群坐喧哗,勾引风流子弟买笑追欢”
。
良家女子,进入正月之后,也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金合、蝉貂袖、项帕,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出门看花灯。
于是大街之上,“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
3拾宝
灯收人散之后,汴京、临安的市民都有持灯照路拾宝的习俗,往往能拾得观灯妇人们遗落的贵重饰。
《武林旧事》说:“至夜阑,则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
遗钿堕珥,往往得之。
亦东都(汴京)遗风也。”
《梦粱录》也有类似记录:“人都道玉漏频催,金鸡屡唱,兴犹未已。
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