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是的。
当年沈家出事之时,楚彦青不过十岁,他并不赞成楚家对于沈叔父出事袖手旁观,可终究还是人还小,并不能影响到家中父母大哥的决定。
年纪尚小的时候,楚彦青许多时候都没办法理解他大哥。
先不提沈楚两家关系莫逆,单就是沈叔父待他大哥如同亲子,他还与沈家姐姐有婚事这两点,他大哥是如何能做出对沈家出事冷眼旁观?
随着年纪长大,楚彦青见识逐渐增长,楚彦青极少再去回想当年的疑惑。
不是还不明白,只是因为明白了,才更不愿去想。
有些事情的真相太残酷,当你现曾经敬佩的人根本没你想的那样高尚,反而还是个私心利己之人,许多世界观都会忍不住颠覆。
楚家在沈家出事之时冷眼旁观,过后也没让他们的日子好过多少。
沈父沈母皆是豁目开襟之人,知交朋友不胜枚举,这些人中有平民小卒也有背景深厚的人士,他们当初费尽心思没能把沈家人捞出,只能把人送到大西北,再托人照看。
等到他们处理好沈家的事情,落得空闲之际,楚家的那些行事自然也进入到他们的眼中,他们对于楚家的行事不齿,没法救出沈家人,难道还没办法为难楚家人吗?
楚彦青对于楚家过后惨淡的遭遇看得明明白白,可他父亲大哥却执迷不悟。
尤其是他大哥。
想起大哥为了前途娶了现在的大嫂,日日在外人面前饰演恩爱,回到家不是吵闹就是冷战,楚彦青莫名觉得可悲可笑。
这一次知青下乡,楚彦青是自愿来的。
他想要离开那个越来越压抑的家,他知道沈青迪在这里的小清河公社,特意托了读书时的同学帮忙安排分配到小清河公社。
楚彦青说不清楚为何要来沈青迪下乡的地方。
他想,可能是要亲眼看到沈姐姐过得还好,他才能勉强减轻心中的负担。
可惜,随着村民口中那个‘浑子’桃建党的事迹,楚彦青的脸色也越来越不好看。
“楚知青?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你这脸色都快白透了。”
滔滔不绝的村民总算注意到楚彦青白得惨淡的脸,连忙问道。
“…没事,大概是赶路过来太累了。”
楚彦青扯扯嘴角说道。
“咦,楚知青是哪里的人呀?你们知青下乡还要赶路的吗?”
有村民好奇。
“我是海市人,我是后分配过来的,所以要赶路。”
楚彦青笑了笑。
“海市啊!
听说那可是个大城市,达着咧!
好像咱们咱们公社小学的沈老师也是海市的人,不过,沈老师来咱们这里十多年来,还嫁给了桃建党,估计是不回去了。
楚知青,你还想回去吗?”
村民问道。
楚彦青听到村民说沈青迪不会回海市后,脸色又白了两分,他低头看着脚底的泥土,过了些许时间才答道“大概还是要回去的吧。”
“要回去啊…如今可不容易呢!
不过呢,楚知青啊,你要是打算回海市的话,可不要招惹咱们大队的闺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