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把吃饭的桌子抬出来,跟以前一样,再拿出笔墨纸砚。
赵瑾砚就是个闷葫芦,不说话,但唐昭乐说什么,他做什么。
唐昭乐道:“吴爷爷家明年要过整寿,越吉利越好。”
赵瑾砚点头,执笔书写,他脊背挺直,下笔不犹豫,笔走龙蛇,一笔一划都有气势,赏心悦目。
一副春联写的很快。
唐昭月念道:“春回大地福源广,岁转金秋喜气扬,横批福寿双全。”
“好,好,听着就喜庆。”
老人掏出铜板,递给唐昭乐道:“你两人的日子有盼头哦。”
唐昭乐接过铜板,家里穷,没必要来钱不接,道:“承爷爷吉言。”
老人小心拿起对联,朝着外头走。
接下来是另一个,有看热闹的老人和小孩,显得院里很热闹。
唐昭乐一下就想起了他爹,以前也是这样的场景,心酸一瞬,眼睛就红了,没哭,很快缓过来,笑着迎下一个,笑着说话。
有人说没红纸,明后天来,唐昭乐都应着。
村长听闻,拄着拐杖过来看热闹,这时候人走了一半,还有最后一副春联,村长和刘五叔就看着赵瑾砚下笔,那气势,就是少见的气宇轩昂,茂林修竹,再看对联,比县里写的还好,不禁心里酸酸的。
刘卫成道:“怎么不早说你会写对联。”
唐昭乐帮着说道:“五叔你也没问啊。”
村长看这一手字,道:“你上次说你读过多少书记不清了,可有考功名?”
赵瑾砚摇头道:“不曾。”
“唉,可惜,村里少一个教书先生。”
唐昭乐道:“村长爷爷,你不妨叫他试试,这一手好字不教人可惜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