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最关键的之前验尸的时候,晏骄曾在黄海平胸前现了一处很奇怪的淤青,似乎隐约能看出点纹样,当时还想不出是什么,以为只是巧合。
可现在看来,俨然就是那皮质马套子上镶嵌的刻着特殊纹样的铜扣
晏骄站在马前反复比对了高度,点头,“就是这个了。”
整套马车失控,黄海平为了停住马,势必要奋力向前,迎面与马儿撞上,这铜扣便死死碰在他胸膛上,留下印记。
那随即而来的,便是将他脾脏撞破的巨大冲击力
之前方兴派出去的衙役回来复命,说恰好事那几日小雨连绵,地上泥土湿软,马车走过的痕迹非常明显,虽然这几日有路人踩踏,有些淡了,但依旧能轻易分辨出车辙宽窄、纹样与周家马车一般无二。
如此一来,人证物证俱在,此案可以了结了。
约莫半个时辰后,周家的车队便浩浩荡荡停在已经挂上白灯笼的黄家门外,一家人进门就给孙氏跪下了。
说明缘由后,两家人在院子里抱着哭成一团。
周彤直说对不住,老太太见孙氏一个人还带着两个不懂事的孩子,爹妈没了不说,还剩下一双公婆时常作妖,当场便要认她做义女。
“从今往后,你便是我们周家的大小姐,这两个也是我嫡亲的外孙和外孙女”
孙氏哪里肯应,周家人却都觉得这个法子好。
“恩公是为了救我的妻女才去世的,我周某人此生无以为报”
周彤道,“我们固然要赔银子,可那样又未免单薄,也恐污了恩公英名,还请千万来家里住”
见两家人为此事推拉起来,晏骄和方兴等人在旁边看了都感慨万千
那黄海平的爹妈万事不管,只关心银子,可周家人却考虑的这般周全,真是叫人分不清那边才是真亲人。
稍后两家人又去了衙门,庞牧和廖无言等人听说全过程后也是唏嘘不已。
孙氏泣道“外子素爱行侠仗义,此事本也是自愿,怨不得旁人,民妇哪里好受这些”
周家人却坚持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带着两个孩子,又没个亲友帮衬,如何过活还是来家里的好。”
又要一力承办黄海平的身后事,又要再给她两千两银子傍身。
双方一个强行要给,一个死活不要,眼见僵持不下,庞牧心头微动,出声道“本官倒有个折中的法子。”
周家人和孙氏忙起身道“请大人明示。”
庞牧抬抬手叫他们坐下,将想法娓娓道来。
“你们两边说的都有道理。
周家人不报恩固然难安,可孙氏不肯收却也是她仁厚之处。
不过话说回来,你们若真给了银子反倒不美。”
庞牧对周家人道,“她一个寡妇带着孩子,骤然得到那样一笔钱财,岂不恰如三岁孩童怀抱重金过市必遭外人觊觎,来日恐生祸患。”
周家人一怔,纷纷点头称是。
那老妇人又道“可是大人,人家性命都豁出去了,我们不做点什么,哪里还有面皮活得下去”
庞牧又道“这也不难。
听闻你家良田、铺面极多,不如悄悄挑些良田过到孙氏和两个孩子名下,左右都有佃户耕种,一来不打眼,二来每月都有租子入账,她和子孙后代也都能有个指望。”
孙氏一听,惶恐不已,“使不得,使不得”
“大人所言极是”
周家人纷纷拍案叫绝。
这家人也是爽快的,一点儿不耽误,当场叫了管家家去取那些良田的地契并照看下人的卖身契,三下五除二便就地办好了过户。
因孙氏死活不肯认干亲,周家人索性退了一步,强拉着孙氏一双儿女跟周彤夫妻认了干爹干娘。
见孙氏还欲推辞,晏骄便私下劝道“我知你并不在意这些,但人总得活着,也需现实些。
他家本不缺这些,好歹也是一番心意,你若一味不肯接受,岂非叫人余生不安”
孙氏喃喃道“我,我没有那个意思。”
晏骄拍拍她的手,“我知你没有,可你即便不为自己考虑,也得想想孩子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