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作为常务二把手,这事肯定是他负责。
“明年春耕之后,挑选农闲时节。”
朱标道。
“可城池需求的砖块如此巨大,单凭应天府的匠工,怕是根本不足以支撑啊。”
朱棡道。
朱标面露难色,点头道:“确实有这般顾虑,胡惟庸前几日上了折子,打算从福建沿海等地发动群众烧砖。”
“然后由水路运输到应天府。”
朱棡恍然,点头道:“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朱标笑道:“怎么?有心操劳此事?不如你来给大哥打个下手,这事我交给你来办怎么样?”
朱棡赶忙摇头:“那算了,我一来,别说就藩了,怕是我儿子到了就藩的年纪我还在京里呆着呢。”
“哈哈,老三,听你这么说,你倒是挺想去就藩的?”
朱标笑问道。
众多王爷也都好奇的看着三哥,不明白为什么众多藩王都不想就藩,结果朱棡反而更想去就藩。
朱棡乐道:“就藩有啥不好的?先不说自由自在,光是每日打猎钓鱼,和媳妇一起其乐融融就够好玩的了。”
“我打算就藩之后,就开个小铺子,做点小生意,也过一过老百姓的日子!”
“将来我就游历全国,给咱大明调研民间疾苦。”
“多年后,即便是天下没有我这个晋王,可看到大明江山辉煌妖冶,远超汉唐,我也会高兴。”
在朱标有些感慨的眼神里,朱棡叹道:“大哥,你和爹太累了。”
“爹每日批阅奏章七个时辰,除了上朝吃饭,睡觉的时辰就三个时辰。”
“这样下去,身子骨会熬坏的。”
众多亲王此时有些动容。
当然,并不是朱棡说的话有多么的动人,有多么感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