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你可知何解?”
张秀才拿着他写好的纸,正看着上面的字,问了这么一句。
沈青云站起来,拱手作揖,“学生不知。”
其实是知道的,但是张秀才还没跟他讲释义,他只能这样回答。
张秀才深深看了他一眼,眼中情绪复杂,“这句话的意思:小时候不刻苦学习,是很不合时宜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都不认真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学识,能有什么作为。”
沈青云不知道他这话是单纯跟他解释,还是另有所指,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
张秀才不再多说,又去点评其他学生去了。
沈青云原以为这只是个小插曲,没想到晌午休息时,张秀才让他去书房。
他到书房时,张廷良也在。
张秀才看着两人,“廷良,你学习很好,是个聪明孩子,但考取功名,往往聪明是不够的,还需要比别人更努力刻苦,我打算从下个月开始教你们四书,先从《论语》开始。”
张廷良诧异,“夫子,我们?沈青云跟我一起学?”
他都已经读一年多了,沈青云入学才多久,一个多月而已,就算是他记性再好好,也不可能追上他。
下一瞬,张秀才给了他确切的解释。
“不错,他跟你一起学,再有一个月,青云《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可以学完,这三本学起来相对容易,主要是识字,但是《论语》不一样,以青云的聪颖,我相信他能听懂。”
张秀才看向沈青云,“青云,你可有其他想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