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单枪匹马的干革命。”
“知道了。
谢谢首长。”
谢晋元再次诚心诚意的道谢。
他现在只是知道胡亮不管说什么,都是为了自己好,他还没有明白,胡亮的话,是提前为他将来成为领导打下思想上的基础。
不出所料,李栋梁的动员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厂里的情况和当初株洲的情况一样,一天过去了,没有一个人前来报名。
这也难怪。
工人们已经习惯了这里工作的节奏,熟悉了当地的生活,谁会愿意放弃现在安定的家庭生活,到一个陌生的新地方白手起家呢?
晚上,李栋梁把全厂车间主任以上的干部召集起来,开紧急会议。
李栋梁说:“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事关我们能不能多快好省的建成国家航空工业。
怎么大家就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呢?”
胡亮一看。
李栋梁还是和动员会上一样的说辞,就插言说道:“我给老李补充一下。”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
到新工厂,一开始的条件肯定不如这里。
参加安装队,意味着要牺牲这里舒适的生活和工作。
按道理说,厂里对于安装队的这种牺牲,厂里应该给予补偿。
但是,我们是国家的工厂,一切行动都要听从上级的命令。
上级的文件中,只是要求我们成立五十个人的安装队,并没有允许我们给予安装队额外补偿。
我们要是擅自给补偿,就不符合文件规定,就是犯错误。”
“所以,老李在动员会上,只强调了是想觉悟。
是不是这样啊?老李?”
李栋梁被胡亮的一番话折服了。
你看人家,把这一件事情,说的那么圆滑,头头是道。
同样是没有任何补偿的事情,说的振振有词。
他觉得自己这个厂长真是徒有虚名。
啊点点头,说道:“没错儿。
**的话,就是我想说的。”
胡亮接着说:“在没有补偿的情况下,大家就没有积极性。
我们不应该去抱怨职工同志们没有积极性,换做你们自己,也是一样。”
“但是,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我们必须要完成。
我们一定要对这个任务有高度的思想认识。
因为,成立安装队,首先是一个政治任务。
其次,才是一个组织任务。”
一个车间主任问道:“胡厂长,你说的道理现在我们都懂了。
可是,问题是大家都不来报名,我们怎么办呢?”
胡亮说道:“这件事情表面看起来很难。
我们没有办法强行指定谁谁谁必须参加安装队,那样会在职工中引起混乱,不利于厂里的工作。”
“对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