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买菜的时候碰到邻居李大姐,她笑着跟我打招呼,回来的时候还帮我拿东西。”
他不以为意的对兰妮儿说:
“那有什么奇怪的。
这几天下班回来的路上也有人跟我打招呼呢。”
这些天来,大家对待谢晋元的态度也变好了,见面也说说笑笑打招呼。
谢晋元对大家这样的变化心里明镜似的,不过也不说破。
挫折教育让他明白,这无非是看到自己重新被厂里重用了,就重新接纳了自己而已。
再说,原本大家和谢晋元都是一个厂里的职工,谁和谁也没有什么仇恨,不过是见到谢晋元发达,心里有一些妒忌而已。
并且,很多人还是有仁善心的,并不是每一个人看见谢晋元从一个技术尖子落魄成煤黑子,都像王彪那样落井下石。
看见谢晋元遭难,反而想起他的好处来,比如他热心肠帮助别人,比如他为人直爽大方,对他反而有了一些同情。
就连当初被他骂过的郑建国,还找过郭主任,想让谢晋元回到车间来。
其实,郭新民也有些动心。
一开始,谢晋元被踢到锅炉房之后,他还觉得很高兴。
这个谢晋元脾气太坏,不好驾驭。
现在好了,这个刺儿头终于被赶走了。
对于一个领导来说,需要的不是桀骜不驯的技术高手,而是听话的驯服工具。
但是几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车间的劳动生产效率大大的下降了。
原本是厂里拔尖的车间,迅速沦落到中流。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垫底儿了。
这时候他就怀念起谢晋元的好处了。
这个谢晋元,在带领团队完成生产任务上面确实非常有经验。
他手下的工段二十几个人中,能够达到中高级程度工人就有十个。
这是其他工段远远不如的。
到年底评比的时候,大家都是用业绩说话。
如果这个谢晋元在的话,一定会拔得头筹。
那么,在大家面前自己脸上也有光。
代价就是自己的命令,在谢晋元面前经常不好使用。
这对自己的尊严有损。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他想来想去,觉得个人的好恶应该先放到一边。
这一天,郭新民终于下定决心,想让谢晋元回归自己车间。
他考虑到,如果谢晋元回来,不出二年,就能够带出一个技术非常强的队伍来。
又业绩支撑,这对于自己将来评选副厂长,很有好处。
到时候,这个谢晋元如果还是这么坏脾气,再踢出去就是。
自己的车间目前还是很需要一个技术尖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