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他问刘十三:“你们的气球通信兵是否可以借给我们使用?观察军情和传达命令就好多了。”
刘十三答道:“回王大人的话,除了与我方长官联络外,我们的任务就是配合两位大人作战。
大人调用我们的通信设备完全没有问题。
平时我们还在原处,与大人的衙门距离不远,战时我们的通信兵就跟随两位大人身边,并且可以在城防几个紧要地点设立通信点,以利于大人指挥调度。
王大人您看可以吗?”
“太好了,我会感谢朱公子、孙公子的。”
同时王元雅也存了设法为自己购置一套通信设备的心思。
......
十一月十一日,北山北方支队营地。
正在吃晚饭的朱万杰得到一个重要报文:三屯营被后金军攻占了。
三屯营的信息来源有两个,一是设在三屯营外的侦查点,另一个来源是在遵化的巡抚王元雅。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由于朱国彦拒绝北方支队进入三屯营,遇到紧急军情不能及时支援。
同时,三屯营败得太快,观察哨只是看到后金军到达三屯营,刚刚报告军情,三屯营就被占领了,北方支队来不及反应。
三屯营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后金攻城时隐藏于官军中的奸细叛乱,打开了城门。
官军将领能够起来抵抗、战斗的不多,有逃跑的,有投降的。
副总兵朱来同等潜逃,总兵朱国彦把逃跑、投降将领的姓名在大街上张榜公布,然后偕妻张氏上吊自尽。
后金顺利占领三屯营,缴获了一批粮草,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得以解燃眉之急。
使后金粮荒稍有缓解,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三屯营中逃亡的军官士卒,不少跑到了遵化,北方支队的侦查哨,也“收拢”
或者说抓获几个,审讯后全部被朱万杰下令关押到俘虏营中。
朱万杰立即给王元雅发报,建议他:严格审查收拢的三屯营逃兵,即便没有疑点,也不能收留使用,全部要集中看押,这些人中定然存在奸细!
朱万杰打算从北方支队抽调骨干,到大沽口整编新招收的部队。
此前,朱万雄已经在大沽口招收了大约1000人的新兵。
由于朱家士兵的待遇好,薪饷足,北方经过多年的战乱、灾荒,百姓生活窘迫,所以新兵容易招收。
新兵的来源全部是农家子弟,身体条件不错,忠诚度应该也是比较好的,朱家打算在士兵家属中动员到台湾的移民,这样忠诚度就更有保证了。
这些人文化差,几乎全部是文盲。
大沽口的新兵要装备,同时,北方支队的情况也需要汇报,所以大沽口应该尽快派出一只船队南下,回浙江。
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三屯营外的侦查点报告,后金大队人马离开三屯营,三屯营内依然有后金军留守。
而后,遵化南部山地的侦查点报告,后金人马的前锋已经开始离开遵化,向蓟州方向行进。
皇太极是要向中原进兵了。
袁崇焕派赵率教支援遵化,目的就是把后金军挡在遵化地区,不让他们流窜中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