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伙人大声喝呼着,明显不是本地口音。
听旁边的茶客小声议论,这些水手来自山海关一带,说是商船,可是没见商人、也没见货物,更没见他们采买什么,每天就是闲逛,或者进城取乐,现在这伙人可能才从城里回来。
外面进来一伙人,大堂里的茶客难免都抬头看过去。
“看什么看!
没见过大爷?还是皮子痒了找揍!”
进来的一个大个子大声吼着。
茶房小二赶紧过来劝说,好歹算是平静下来,茶客们也都低头自己喝茶,也有怕事的,连忙结账走人。
马小六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些人不是普通的水手,他们是水兵!
军人和百姓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别看他们穿着百姓的衣服,士兵的眼神、精神头绝不相同,而且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水手的平均年龄比较大,并且年龄差距较大,小到十几岁,大到四五十岁都有,士兵的年龄差距一般不大,且比较年轻。
还有一个不同点,水手的薪水比较丰厚,花钱大方,不会主动招惹谁;士兵大多手头拮据,钱不多,且好惹是非。
所以水手和水兵是很容易区分的。
这些人言谈话语中还不时的嘲笑城里的官军,说这个样子猥琐,那个是笨蛋,我一个打他三个也不再话下,如此等等。
话语间隐约透露出焦躁和杀意。
“那边(指山海关一带)常有人来么?”
马小六让那个跟班问旁边的茶客。
那茶客道:“从前也有那边来的人,不多,因为没有什么货物买卖。
这边最缺的是粮食,那边粮食倒是不缺,但也不富裕,也是别处运去的,大部分是军粮,不可能把粮食贩到这里来卖。
那边又不出产布匹,除了粮食还能有什么生意?”
“这些人来多久了?”
“可不少日子了,至少半个多月了吧。
唉,这些人惹是生非是家常便饭,也太蛮横了,谁也惹不起。”
细心一琢磨,马小六不需要再问了,他已经明白了:看来关宁军来者不善啊!
又坐了一会,说了一些风土人情的话,四个人就返回了住处。
马小六虽然不知道他所送的密信的内容,但是,老爷告诉他,他的差事办好了有利于对抗后金鞑子。
显然与战事有关。
今天侦察到的情况,使他察觉到局面紧张,送信的任务刻不容缓。
明天必须进城,最好明天能够把信件送到。
---第49章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