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选了离中影挺近的一家小餐馆,装修风格蛮清新,可实际上也是一家十多年的老店了。
当年,陆离就经常带着一帮狐朋狗友来打牙祭,偶尔也会和沈星择单独吃小灶,顺便给宿舍里的二位打包一份水煮肉片。
大家坐下来点完菜,一边等待一边开始闲聊。
共同点倒有不少——除去陆离之外,大家都有艺术功底,甚至干脆是艺专出身;为了确保录取率,所有人都不止报考了中影一家的表演系,最多的七八家、最少的也有中影、北戏和上影三大院校。
话题在六个人里转了一圈,最后落到了陆离身上。
为了避免被认为不够坦诚,陆离也自称上过一段时间的艺考班,但因为家中条件有限,只报了中影这一所大学。
马蒙这个大喇叭,又宣传了一遍他们初试时的情况。
众人一听他在影视城里打过工,纷纷打探起了各路明星在拍戏时的八卦。
自从八号来到北京之后,这还是陆离头一回与这么多人热闹厮混。
熟悉的地点、熟悉的气氛让他产生了一种幻觉,似乎又回到了十多年前的学生时代。
他甚至怀疑,其实那个年轻的自我从未消失,只是浸泡在时间的硬水里,产生了一层名为“老成”
的外壳。
而并不是谁都能有这个勇气和机会,剖开这层外壳,回归本初的自己。
这场提前了大半年的准同学会,以大家互相留下微信号码作为结束。
陆离婉言谢绝了马蒙“续摊”
的邀请,挥手告别。
热闹散场,老北京城灰茫茫的冬天又逼仄起来。
陆离独自回到目前租住的宾馆单间里。
他先向母亲汇报了今天的考试情况,然后坐在窗边看对面屋顶上的积雪。
雪里有一串猫的足迹,醉酒似的蜿蜿蜒蜒;又过了一阵子,陆离意识到这种醉酒的感觉其实来源于自己的内心。
自从上午走进那座考场之后,他的心口就仿佛点起了一小撮火苗,不安分地悄悄沸腾着。
他不去细想这撮火苗因何而起,却又忍不住去猜想,四天后的面试,会不会再遇到那个人。
————————————————
事实证明,这世上毕竟没有那么多的巧合。
四天后的面试,陆离依旧一帆风顺,却再没遇见任何熟悉的面容。
结束考试后,他立刻收拾行李,搭上南下的列车返回家中。
在温暖的家里,母亲已经准备好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
没过几天,高三下半学期正式开学,学生们进入了最为紧张的冲刺阶段。
虽然中影对于文化课的要求不如其他综合类大学的要求高,但相较于十多年前陆离的时代,依旧有了极大的提升。
阔别学校七年有余,陆离在这件事上不敢有半点的马虎。
春意盎然的三月份就这样在埋头苦读之中度过,转眼到了四月中旬,中戏校考的专业排名终于要发布了。
四月15日是个周五。
陆离特意坐车从省城回到家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