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瑾砚道:“和顺至祥。”
张玉梅来看字,惊道:“哎呦,真是一手好字,比村长家的还好。”
“就是,我看看,说的什么,一听就好。”
唐昭乐重复:“江山锦绣春常在,岁月静好福自来。”
“好,我要了,给我,少个横批是吧,我家有红纸,我去拿来。”
说着就收起对联,道:“等着,我去给我家的看看。”
“好。”
刘月秀道:“我家有红纸,我也去拿,劳烦阿砚也给我写一幅。”
赵瑾砚点头,道:“举手之劳。”
两人说走就走,赵瑾砚重新坐到灶火前。
唐昭乐道:“不用烧了,都差不多了,一会儿底油炒个菜。”
“哦。”
“我主动叫你写春联,你可会生气?”
毕竟自顾自说,都没问过人家同不同意。
赵瑾砚淡淡道:“我也无事。”
唐昭乐道:“我爹说和气生财,有时候和气也是谋生手段。
我们有什么本事就亮什么本事,就不怕没有活路。”
张玉梅拿着红纸就出去炫耀了,那一手铁画银钩的好字,引的众多人来看,虽然乡下人识字的不多,但总有几个认得,七七八八拼凑也知道上头的什么字,念出来都说好。
张玉梅道:“昭乐说不要银子给我们写,我也不好意思占人小两口的便宜,一会儿还按唐秀才那价来。”
众人也同意,过年就图这点红,喜庆热闹,没这点红,年都不像年。
唐昭乐没想到自己和气一下,反响这么大,一下来了五六户人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