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位人前哭嚎的六老,与那位道人,又是何等联系 能让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甘愿冒着身家性命,也要牢牢护着。
还有上河村中,不少人都隐约,与六老相似般的默契。
来这道人,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份,甚至这上河村,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嗡 正在想着心事,蓦然荀少彧,心神动荡。
模糊间,一面石镜,绽放重重神光,似水波般,皱起漪涟。
上有昆仑二字,在神光衬托下,越发显眼。
“石镜啊”
荀少彧脸上不带分毫情绪,没有万千纠结的最终释怀,反而悄然离去。
上河村 此时,若有望气之士,观望上河气运。
必会发现,经历一场火灾走水的上河村,反而似洗尽铅华一般。
虚空之中,一丝丝,一缕缕白气缠绕,并不住沉淀,丝丝缕缕淡白气运之中,隐约有赤气生焉 赤气者,非凡气 在国,是一县气象 在人,是俊杰气量 能得一丝赤气,上河村气数,至此大盛。
这赤气絮绕,一丝丝赤气源头,却是一间草舍。
荀少彧横卧在篙草上,心神沉入石镜之内,与石镜相合。
却是不知自身气运,悄然发生着变化。
也不知是否是那道人,或是那枚铜纽印的影响,使得荀少彧的气运,正发生着悄然变转。
这种变化,于无声无息,无痕无迹 表现于外的,顶多就是耳聪目明,博闻广记罢了。
荀少彧此身,为草民黔首,非高门大户出身,也非天资聪颖之辈。
气运不能说是没有,但一丝淡白本命之气,一生若无太大机遇,终生难出方圆十里之地。
就算是荀少彧,自学成才,本人更是才华惊人,但只要不是天授,在这方天地,就难得长久。
然而现在,就在荀少彧不知道何时起,一簇簇气数化做云气,竟然在他顶门悄然汇聚。
要知道,在这方天地,乃至于诸天万界,都有命格之论。
大多为紫、青、金、赤、白,五等之列,紫气至贵,白气最下之 而这方天地,紫气至尊至贵,非常气,乃天子,圣人气。
次之青气,郁郁葱葱,一州贵气,非世家公侯,惊世才华,不可得青气。
再之金气,满堂金黄,一府华贵,非郡望官宦,天赐大才,不得金气。
金气之下,赤、白二气,就没有金气之上那般显贵稀有。
这方世界,兴盛气运之道,重气运,不重己身。
正所谓,兴也忽焉,忘也勃焉 不外如是 荀少彧此时,顶门之上,绵绵气数,不住汇聚,似乎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原先那一丝淡白本命,凛然而立,似有呼吸一般,不住吐纳着奔腾而来的气运。
一枚四四方方,环绕山河之象的印玺,不知何时,在这气运流淌中,渐渐凝聚。
镇压着四面八方,徐徐而来的气运。
让这奔腾而来的气运,无比温顺。
淡白本命,不断舒展,丝丝质变,渐渐酝酿。
一丝丝青气,倏然生出,尊贵莫名。
不知何时,已然取代淡白本命,一丝青气秉命,统摄诸气。
这一丝青气,虽然淡薄,却异常明显。
正所谓郁郁葱葱,公侯世家也。
虚无渺渺,荀少彧一丝心神,寄托在石镜之上。
丝丝缕缕,白气浮动,依旧是眼前巍峨景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