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三集 第十二章星爷的承诺(第3页)

周星池站了起来,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白云。

慢慢的道:“我最近练拳的时候,真的觉得有很多动作做不出来了。

五十岁,都算很老了!

我们这些人没有能做到的事情,要等你们年轻人来做,阿青,我看好你!

香港人救不了香港电影了,这个圈子太小,而且而且就知道捞钱,已经烂掉了……”

说着,他回头看着易青道:“阿青,香港的电影,要看你们这些人了。

大家都是中国人,没道理香港电影和中国电影分开对不对?”

易青一阵沉默。

他不知道说什幺好。

他知道星爷野心很大,他曾经在很多场合说过要“救市”

——拯救香港电影的世道,拯救香港电影市场。

但是谈何容易。

香港电影在七八十年代曾经一席辉煌,到九十年代开始渐渐走下坡路,逐渐到了颓势无可挽回的地步。

香港电影,是典型的过度商业化,轻视艺术文化积累造成的恶果。

不过这种情况也不是人为的,是所有殖民文化的必然归宿。

大量的商业资本,为了短期利益涌入电影圈,表面繁华掩盖了黑势力介入,影片类型单一,资本重复浪费的一系列问题,最后终于形成总爆,一下子拖垮了市场。

国内也一直有很多人说“最好的艺术就是适应观众的艺术”

,“只要符合观众的欣赏需要就是好电影”

,“观众觉得好看就行,因为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

香港电影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行的。

片面的强调观众的喜好,为了商业利益投其所好,其实是在透支观众的审美疲劳底线,观众的趣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固定的,即使有变化也不容易被创作者觉察。

就着观众的兴趣拍电影,必然造成资金的重复投入,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跟风。

时间一长,数量一多,观众就不买帐了,香港电影就是这样失去市场的。

所以要一边适应市场,一边寻找新的审美方向,要培养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这种方向,这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创作者的一个基本职责,短视的追求商业利益,为了赚钱而赚钱,早晚会落得没钱赚。

要宏观和局部结合,要尊重市场,更要尊重艺术规律,就像国家搞经济建设,既要开放市场,又要注重宏观调控——电影事业要同观众的欣赏水平和电影修养一起进步。

文化产业先要适应观众,以人为本这没有错,但是这里有个比例的问题。

一方面,要注重观众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要对观众的欣赏能力有一种引导的主观意愿。

这两方面,前者体现为各种商业元素,后者往往体现为一种艺术含量,一种思想文化蕴涵。

两者的比例,好莱坞的成功经验基本是前者八成对后者的三成,中国的商业实践可以多一些,因为我们民族有思辩的文化传统,至少应该要达到七成对三成,也就是所谓的“商业艺术片”

星爷忽然从自己的深思中惊醒,他看了易青一眼,见他也在呆。

易青抬头,看见星爷也在看着他,两人四目相对,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中,易青再次握紧了手里的道具硬币,那是喜剧之王周星池给他的一个承诺!

有朝一日,这两个男人,将会把整个香港影坛的天,翻过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