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25章(第2页)

从唐玄宗以来,宦官势力已根深蒂固,后来的历任皇帝想彻底清除宦官的行动都告失败,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

就是前车之鉴。

这件事确实得从长计议。

但局势的发展已经不给李晔更多的时间了。

七月,韩全诲控制下的神策军发生哗变。

数千神策军士兵围住宰相府,阻断了长安城的街道,控告崔胤以权谋私,克扣神策军的冬衣和军饷,要求皇帝惩处崔胤。

面对宦官们的武力逼宫,李晔无计可施,只好免掉崔胤三司主管之职,企图稳住局势。

但抱定破釜沉舟决心的宦官们哪里肯依,要求皇帝立即杀掉崔胤,同时秘密联络李茂贞,准备发动兵变。

长安与凤翔之间,一时使者密信往来不绝,皇宫内外,阴霾密布。

所有明眼人都看到,一场大风雨就要来了。

决定唐王朝前途命运的转轮正在急速旋转着,没有人能够阻止。

崔胤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请来助拳的凤翔军现在竟然一头倒向了宦官。

驻扎在自己家门口的三千凤翔军反而成了心腹大患。

无计可施的崔胤又想到了朱温。

李茂贞叛变,现在唯一能够依靠的就只有朱温了。

事态紧急,崔胤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假借皇帝名义,直接写信给朱温,要求梁军立即进入长安,控制局面。

朱温苦苦等待的来自长安的召唤终于在901年的秋天到来。

是年七月,正在河中巡查的朱温紧急返回汴州,着手西进长安的最后准备。

李晔仍然试图把局势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

他再次召见韩偓,商议应对之策。

韩偓是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侄儿,文才和诗作堪称一流。

但手无寸兵的他面对这样的局面显然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办法。

他只能把曾经说的话再说一遍:公开处罚几个带头的宦官,把他们贬到外地,对其他宦官加以抚慰,消除他们的恐慌情绪。

第二天,李晔选了韩全诲的几个手下作为替罪羊,给他们罗列了一些罪状,宣布把这几个人逐出宫去。

自认为已经控制了长安局势的宦官们哪里肯束手就擒,在韩全诲的教唆下,这几个宦官竟然把皇帝的诏令视为废纸,照样每天在宫中出入,根本不把皇帝当一回事。

在韩全诲和李茂贞的策划下,神策军控制了皇宫各个出口,凤翔军则掌握了长安城内的各个要点。

只等一声令下,宦官们就将发动政变。

李晔知道,大难已经临头。

九月五日,李晔再次紧急召见韩偓。

他面色苍白地问韩偓:“听说朱全忠将带兵来长安,剪除宦官。

现在这个局面看来也只能借汴州之手了。

但我担心,朱全忠会和李茂贞发生火拼,这样长安城将血流成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两个人达成妥协,协力诛灭宦官势力?”

直到现在,李晔仍然天真地认为,汴州与凤翔可以达成一致,让这两支虎狼之师可以听自己的话。

他一直在苦苦维系朝臣、宦官、各个藩镇势力之间的平衡,希望能在这些鸡蛋上跳舞而不踩破任何一颗。

李晔太高估了自己的舞技,也低估了对手的野心。

他还没有认识到,实际上他早已丧失了玩弄权术的基础。

在中央权威和皇权日益没落的局势下,他不过是各方政治势力争夺的玩偶而已。

韩偓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当时崔胤要让李茂贞的军队留在长安对付宦官,我就表示反对,结果凤翔果然跟神策军沆瀣一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