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痛惜之下,追赠王君?为特进、荆州大都督,赐灵车送其尸体返回长安,隆重安葬于京城以东。
丧事由朝廷操办,令前宰相张说撰写悼念文章,玄宗亲自书写于碑石。
说实话,对王君?这个人我不太喜欢。
不可否认,他作战勇猛,能征善战,是员难得的猛将。
但他私心过重、动机不纯,不是站在国家层面统筹边防事务,当战则战、当和则和。
而是一味挑动边境事端,企图因战求进。
战争的最高境界一定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把别人的尸体做为功成名就的台阶,实在有些不地道!
王君?战死,引发河、陇一带唐军震恐。
玄宗把朔方节度使萧嵩调整为河西节度使,让左金吾卫大将军李袆出任朔方节度使。
萧嵩推荐刑部员外郎裴宽为军府判官,让他与王君?的判官牛仙客执掌军政,人心这才逐渐安定下来。
牛仙客原为鹑觚县(今陕西长武)小吏,因踏实肯干,受到县令秦文静器重。
秦文静升任陇右营田使,召他做了佐吏,因功升至洮州司马。
王君?主政河西,他凭借才干与勤勉,成为河西军府判官,是王君?的得力心腹。
萧嵩又引荐建康军使张守珪出任瓜州刺史,张守珪曾跟随北庭都护郭虔瓘戍守西域,多次击败后突厥,是位优秀的边防将领。
到任后,他统率瓜州残余部众修缮被焚毁的故城,刚把板筑建起,吐蕃骑兵赶来,唐军相顾失色,毫无斗志。
张守珪镇定自若的安抚大家,让人在城楼上设置酒席,旁若无人的饮酒取乐。
吐蕃来到城下,怀疑有诈撤军离开。
张守珪出城追击,吐蕃仓皇而逃。
在张守珪的指挥下,瓜州很快修复。
张守珪召集流散民众,让他们各操旧业。
朝廷嘉许他的功劳,把瓜州升格为都督府,任命张守珪为都督。
牛仙客后来在李林甫的力荐下官居宰辅,张守珪则一直在边疆效力,移镇幽州时于军中收了个叫安禄山的义子。
萧嵩很快稳住了形势,随即把眼光瞄向吐蕃。
他了解到悉诺逻自从攻克瓜州,在国内威望日隆,便设下反间计,派人到吐蕃散布谣言,声称悉诺逻与大唐勾联,有背叛意向。
吐蕃赞普信以为真,下令处死了悉诺逻,吐蕃军中士气为之低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