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三可以下午接孩子的时候过去看看,不会耽误工夫,以后收摊早了,还能在院子里歇会。
现在天热,只要一个薄被放在院子里,厚被子等冬天做了新被子在带过去。
碗筷准备了几副,地里的菜摘了点,准备带过去。
忙完城里的院子,叶清又想到家里的水塘,现在水塘里光秃秃的,有点浪费。
叶清想着养点鱼,虽然鱼不是很值钱,但是多少也是个收益,卖不掉也可以自己吃。
“爹,买点鱼苗放水塘里吧,只放了一点龙虾,有点浪费,在买点荷花种子,明年春天种下去。”
叶清建议道。
“清丫我明天就去看看,先买六百尾鱼苗。
荷花我去城里问问,这边荷花种子应该少不了,就是不会种,多买点吧,能活多少活多少。”
叶老大有点不自信。
叶清不着急,育苗她擅长啊。
叶清决定也不解释,到时候偷偷处理,再把发芽的种子分点二叔家。
“老大,你把麦子拿出来一点,我洗点去磨面粉,家里的面吃完了。”
李氏吩咐道。
逃荒带给家里的后遗症,粮食要藏起来,家里的粮食晒干都藏在地窖里。
叶老大掀开地窖的盖,先等了一会,在用个绳子吊着油灯放下去试试,灯没灭就能下去了,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规矩。
叶老大爬下地窖,叶大郎在上面递绳子,捆住袋子就能拎上来了。
李氏先用一个大盆泡上麦子,用笊篱搅拌一下,把飘上来的麦芒和成色不好的麦粒捞出去,晒干给鸡鸭吃。
剩下的麦子洗两遍,铺上席子,摊开晒干收起来后,还要挑一遍石子,就可以用石磨去磨面粉了。
磨完面粉还不算完,面粉和麸子还是混在一起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