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有文化,不都是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学习,慢慢积累成的吗?但是没有伟大的理想,那就没救了。”
学习文化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
这句话谢晋元也认可。
但是说自己想当工人没出息,他绝不认同。
谢晋元辩解说:
“谁都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对于我来说,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谢晋元的今天。”
江小玲楞了一下,不知道谢晋元为什么忽然说这样的话。
正在谈个人的理想,怎么联系到新中国上面了?
谢晋元看见自己终于占据上风,心里有点得意。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
“你不要看我现在只是一个工人,好像不算什么。
可是你不知道,要不是解放军,我还是一个啥也不知道的农民,一辈子在老家种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也不会认识你。
是党和国家给了我现在的生活。
我不能忘本。
我们老家的传统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所以,我愿意做新中国这个大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
而且,能够成为这个大机器上面的一个螺丝钉,我觉得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听到这些,江小玲明白了。
原来,这个谢晋元是一根筋。
“你不是也这样吗?没有新中国,你怎么能够去学校上学?怎么会学到那么多的文化知识?在我老家,女孩子都不让上学的。
想你这么低的女孩子,基本上都是文盲。”
谢晋元振振有词的补充道。
江小玲听到谢晋元的这句话,立刻默然无语。
这个时候,女孩子心里忽然感受到一阵阵寒冷,从谢晋元的这句话里,她忽然觉察到她和谢晋元之间,不仅仅存在着文化程度上的差距,还存在着阶级的差距。
谢晋元对自己今天的能言善辩很得意。
他不知道,他说的这些话对江小玲并不适用。
这个江小玲,其实对于新中国并没有多少感情。
因为像江小玲这样的富裕家庭,按照当时的阶级划分,是属于民族资产阶级。
即使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她照样也能得到很好的受教育机会。
谢晋元眼界低,他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待这个世界。
他不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并不是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好事儿。
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劳苦大众翻身得到解放,但是,共产党的政策对于那些有钱的官僚资本家来说,却不是一件好事。
江小玲的家里就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深深的伤害。
第五十二章不辞而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