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本名黎贪,与黎巨、黎禄、黎文、黎广、黎武、黎破、黎辅、黎弼八名同母兄弟组成部落,称“九黎族”
。
这九人联合旁支族兄弟七十二人,组成了八十一个黎氏支系部族联盟。
在炎帝时代蚩尤率领九黎族东征西讨,建立了庞大的部落群,称“九黎之君号曰蚩尤”
,这也正是九黎剑剑身上“九黎之君”
几个字的由来。
九黎部族善作兵器,战力强大,蚩尤号称“主兵之神”
。
《龙鱼河图》曾记载“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弓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
九黎族凭借先进的兵器屡屡挑起事端,横征暴敛,很快便惹怒了位于今陕西一带的黄帝部落,双方便在河南涿鹿展开大战。
起初,黄帝部落因武器不如九黎部落而屡战屡败,有“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
的传说。
据《太白阳经》记载:“伏羲以木为兵,神农以石为兵,蚩尤以金为兵,是兵起于太昊,蚩尤始以金为之。”
传说蚩尤作战时能呼风唤雨,制作大雾,令黄帝部落的士兵迷失方向,无法战斗。
黄帝与蚩尤战七十一仗,胜少败多,让他心中焦虑寝食难安。
一日,九天玄女于梦中赠予他兵书《阳符经》,黄帝根据书中“天一在前,太乙在后”
的阵法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取名“天一遁甲阵”
,又发明了能在大雾中辨别方向的指南车,最终在决战中将蚩尤打败。
这便是“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
蚩尤战败后持佩剑九黎御风而行,黄帝一路追击却无可奈何,至冀州中部时,一名九黎族俘虏献计以夔牛皮鼓连擂九下,蚩尤顿时魂飞魄散不能行走,肉身被黄帝捉住,散乱的魂魄便进入“九黎剑”
中,九黎部族一部分归降黄帝,一部分向南逃亡。
黄帝将蚩尤肉身分解,埋在天下不同地方以防九黎剑中蚩尤魂魄借尸体复生。
此后黄帝部落成为中原地区的新盟主,但仍有许多部落不服,黄帝便重用归降的九黎部落将领征讨天下,同时利用蚩尤的威信震慑其他部落,中原才逐渐稳定下来。
这便是《五帝本纪》中记载的“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山河演变,世事变迁。
归降黄帝的九黎族人经过几千年世代繁衍逐渐被华夏民族融合,最终只剩下柳氏一族守护九黎剑。
南逃的九黎族人逐渐分化,衍生出东巴族、苗族、瑶族、土族、黎氏彝族、土家族、巴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居住分散习俗不同,因此并不团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