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提出“三教同源”
之说,信口开河,言称老子和孔子都是佛祖的弟子。
为了礼佛,他曾任性地三次舍身“同泰寺”
出家。
大臣共花费了4亿钱(四十万贯)才将他赎回。
皇帝尚且如此荒唐,耗费国家钱财不说,对当时佛教的泛滥,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杜牧江南春诗句云: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南朝佛寺泛滥的景象。
据说,梁武帝还接见过达摩和尚。
但是两人却话不投机,鸡同鸭讲,最后尴尬收场,不欢而散。
而达摩也被萧衍给整抑郁了,折芦苇投至江中,踏苇而行,渡江北去。
“一苇渡江”
的典故正是出自于此。
而“一苇渡江”
的轻功,也成了少林寺的七十二大绝技之一。
离开南朝后,达摩和尚来到河南嵩山少林寺。
在少室山足足面壁了七年,这才抚平萧衍给其带来的“心灵创伤”
。
回顾历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