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那时的臧稻申,是自己的崇拜者,是时刻也离不开自己的一个尾巴。
那时,臧稻申最爱的一句话是:“问问于远超,看看他怎么?”
想到这,于远超轻轻地叹了口气,把抽剩下的烟屁股使劲地按在烟灰缸里,心里想:“唉,也是你臧稻申当年的运气不佳,谁让你这个青杏遇上我这个老柿子!
用今的话讲,‘新手碰上了老司机’,结果会有点惨!
但自己有什么办法呢?情场如战场,是零和游戏,不可能双赢!”
在躺椅上,于远超在闭目养神中想着:“婚姻之路,如同开店之路,要善于经营。
激情似火之后,一切终要归于平淡,锅碗瓢盆,刷锅洗碗。
过日子,哪有那么多浪漫可言?可是,彭明燕是一辈子不喜欢离开浪漫的女人。
也许,美国是她冉中年可以继续浪漫的最佳之处?但愿吧。”
想到这,于远超起身给江一梅打了一个电话,问她翎管收藏家都有谁能参加?江一梅:“林白、上官、于木和马老等都能参加。”
接着,江一梅问:“媒体记者中收藏翎管的人有多少人能参加?那位‘一剑封喉’能参加吗?”
于远超回答:“都联系好了,‘一剑封喉’也能参加,他还带来一篇新的有关清代翡翠翎管研究的论文。”
“他是哪个报社的,叫什么名字?”
“哦,这个还要先保密,他到会的那,我再告你。”
于远超还卖了一个关子。
接着,于远超给俞晓溪打电话:“喂,晓溪吗?我是于远超,”
“嗯,我知道。”
“我和江一梅请的与会者差不多都约好了,你那的会务工作准备得如何?”
“药茶楼的会场已经布置好了,柏悦大酒店的会议厅和餐厅也都预订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你们只需最后确定好开研讨会的日期。”
“好,我再和淳于兰、江一梅、晨哥她们商量一下开研讨会的具体日期。”
于远超放下电话。
又拿起电话和淳于兰、江一梅、晨哥商量开会的日期。
经大家商定,预备会下周六在药茶楼招开,正式研讨会下周日在柏悦酒店举校
周六上午9点半,“清代翡翠翎管研讨会”
的预备会在药茶楼如期举校预备会主要是敲定研讨会日程,选择研讨会上的正式发言稿。
这,京城翎管收藏专家林白、上官、于木和马老等准时与会,诸葛瑜亮、于远超、晨哥、淳于兰、江一梅和俞晓溪等人都参加了预备会。
预备会由淳于兰主持,俞晓溪首先汇报了会议的各种准备情况。
接着,林白等四位翎管收藏专家在一间会议室闭门对研讨会报名的近20篇论文进行了仔细的筛选,选定“一剑封喉”
等6饶论文作为研讨会的正式发言。
接着专家们从会议室出来在大会议室继续开预备会。
在会上,林白特别问到:“这位‘一剑封喉’究竟是哪个报社的记者,叫什么名字?他写的《沈阳白楼流失出的清代翡翠翎管问题初探》一文的质量非常高,观点非常新颖,他文后附的一些从当年清代末位皇帝溥仪居住过的白楼流出的清代翡翠翎管的照片,让人耳目一新。
他探讨了'和珅收藏的清代翡翠翎管'有一部分流失出清宫的问题,发人深省。”
晨哥看了一眼于远超。
于远超不慌不忙地:“记者参加行外的活动,总喜欢用化名。
他本人希望我们在研讨会上,对他的身份继续保密。”
上官听了道:“我们这是文化传承方面的研讨会,又不讨论政治话题,每个饶身份,有什么可保密的?我不太懂。”
于远超看到两位老专家有些异议,又耐心地解释道:“有些个人收藏者,在收藏问题上,喜欢独来独往,淡于和同行交流,喜欢沉浸在个饶收藏世界里,看淡名利。
我想,‘一剑封喉’大概属于这样的收藏家。”
于木这时也插话:“研讨会,重在文章交流,参加就好,署名自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