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所以栾奕毫不担心说出这话会引起曹操的反感。
“愿闻其详。”
一听对方要批判时政,曹操立刻来了精神。
“今宦官乱政,朝政腐败,地方豪强如狼似虎,兼并土地,致使民生凋零,百姓苦不堪言,官僚、士族与农、工、商间的矛盾也愈发难以调和,如此下去必生大乱。”
“却是如此!”
曹操点头表示同意,接着担忧的问道“那么如何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呢?”
听到这里栾奕不由一笑。
心想,此刻曹操还不是后来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汉丞相,在他的心里还是揣着那一份对大汉的热爱和成为那“治世之能臣”
的梦想呢吧!
栾奕舔舔嘴唇,说道:“管子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故此,强国必先富民。
又闻:‘民以食为天。
’富万民必先足其衣食。
衣食足则知荣辱,知荣辱则思教化,教化兴则圣人出,圣人出则政通和,政通和则仓禀实,仓禀实则衣食足,如此周而复始、循环罔替,终至国运昌隆。
是以,大汉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必先足大汉万民之衣食,足万民之衣食则必先使耕者有其田、匠者有其工,其后提高技艺、明确分工、改良生产之器具,则富贵可得也!
然则何人愿将田产还民?既如此长此以往国将大乱。”
说罢栾奕犹豫的叹了口气。
“哎……”
曹操同样长叹一声,“如此大汉岂不是无药可救?”
栾奕再次叹息,答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说完,在座诸人同时陷入了沉思。
曹操率先打破尴尬的气氛说:“不说这等扫兴之事。
敢问贤弟,何谓分工?分工有何益处?”
栾奕润了口水,想了想接着说道:“君不见夫业针者乎?使不习行—人而为之,穷日之力,幸成一针,欲为二十针焉.必不得也。
今试分针之功,而使工各专其一事,拉者、截者、挫者、锐者,或磋其芒、或钻其鼻、或淬之使之犀、或药之使有耀、或选纯焉、成匣纳焉。
凡为针之事十七八,或以手、或以机、皆析而为之,而未尝有兼者,则计一日之功,可得八万六千针,而或且过此数。
此见诸实事者也。
使以十八人为此,是人日四千八百针也。
往者不分其功.则一人之力虽至勤极敏,日不能二十针,今也分其功而为之,则四千针而裕如。
然则以分功之故,而益人力二百倍有余也。
治针如是,他制造可类推矣。
吾故曰:益力之事,首在分功。”
(大意是介绍制针业细化分工,流水作业对于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