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擅长做生意,有的擅长记账,彦白都对他们物尽其用。
什么都不擅长的,还可以去学耕种,学木匠,学绣花,学做饭,总有他们用武之地。
每个人都能用一份付出,换来一份收入。
即使是妇孺为土匪们做饭、缝补衣服,也都有一份收入。
如今桑桑村民的到来,又给桃花山带来一个新的项目:养蚕。
桃花山四周都是山,树木种类很多,其中也有桑树,只不过数量并不算多,但用来养蚕也够了。
叶梵发现,桃花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器,把所有的人运转起来,不断地自给自足,这种模式简直极为先进。
叶梵脑袋又开始发散,若是这种模式应用到全国,何愁大家吃不上饭?
这日,彦白书房智囊团在开会。
彦白掂着手里的一大堆银票,有些头疼,他得把这些钱利用起来搞钱,
“现在手上有些闲钱,要利用起来,再开发些生意才好。
你们可有什么主意?”
其中一个人开口:
“桑桑村民中,因为之前养蚕,他们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十分擅长真丝刺绣。
我看了一下她们绣的东西,材料上成,绣功精致,不知道这个能不能成为一条门路?”
彦白眉毛微挑,
“咱们不是有自己的绸缎铺子吗?
拓展一下范围,让他们了解市场,可以向村民定制一些精致的帕子、被面什么的,也能让他们多一条生财之路。
但这些都是小生意,顺手的事儿。
我手里的银子还是没花出去。
咱们训练了那么多功夫高手,平时事儿又不多,难得下山抢回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