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期看,这台设备的作用应当是有限的,使用率可能也不会高。
因为汽车修配这活,大都是成型配件替换制,用不着自产的,所谓维修,大部分情况就是换配件。
再就是修补打磨,这里主要用到的技术是焊接、抛光及打磨。
从长远看,可谓意义非凡。
它彻底改变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认知。
让学生知晓:原来别人家的设备及技术可以这么牛的。
比如传动轴,采用多轨道滚球似传动,其准确度是那些号称丝杆的无法比的。
又比如,同为液压设备,这台设备四周干干净净,见不到一星点的油,这与龙国液压设备四周漏油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这就是差距!
在这种差距面前唯有奋力去追,才是龙国未来的希望,这句话是蓝老师常挂在嘴边用于激励学生的。
覃勇他们去过一些工厂,知道蓝老师说得是对的。
国产设备的确跟这台设备相差甚远,这不是所谓的外国月亮一定圆的故事,而是一个不容掩饰的事实。
先进的设备需要先进的知识。
汽修班上上下下都意识到:不认真学习编程、不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就上不了机。
更要命的是,这种设备集机械、液压、强电弱电、自动控制于一体,并且连操作手册都是原装德文版的该学的可不是哪三瓜四枣的呢。
这下他们沉默了,深知学习的国家意义了,也终于明白了学习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增强国力,让龙国傲立于世界之巅。
诗曰:
一台数控少年通,千里之遥也要冲。
奋起直追拼命学,分工合作定成功。
班长马一鸣发话了,这活一人干不了,我们一齐干吧。
于是,覃勇负责学机械,张武负责学液压,罗文负责强电及弱电,最难的部分是自动控制,由他亲自学习。
而德文谁来呢?这可就头痛了,他们学的是英语和日语,而且学校还没引进德语老师,看来只能选个同学直接跟蓝老师学了。
马一鸣还是很聪明理智的,知道他们学习能力有限,唯有分工合作才有可能进步。
于是,大家按计划分头进行。
经过反复学习,充分交流后,他们终于初步掌握了操作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马一鸣给c输入一连串的数据后,机器终于有序地动了起来,好敏捷好精准啊!
大家发出成功后的欢呼,紧接着按工程图纸的要求,他们很快制造出首件作品,心里好生自豪。
放学后,他们把蓝老师拖到那所咖啡厅,点了一大堆,以咖啡代酒,举杯共祝。
他们由衷地感谢他们的恩师,替大家打开了一扇天窗,让他们看到了满天的星光。
虽不能做到某首诗里所说的面壁十年,但他们的的确确还是辛苦了十来天的。
他们这十几天真的瘦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