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烟点点头,“莫哥哥已经取好了。”
说到名字,莫其深就心痛。
他精心准备的名字用不上了......
反而要用他觉得用不上的名字。
怎么就不是三个宝贝女儿呢?
“叫什么啊?”
上官曦接着问道。
倪烟回答,“莫遥、莫岸、莫隐。
逍遥自在远的遥,高岸成谷的岸,韬迹隐智的隐。”
上官曦想了下,“这三个名字有什么寓意吗?”
听上去好像也没什么特殊的寓意。
“是唐太宗的那首诗吧?”
上官德辉第一个反应过来,“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崖阴?”
上官曦也立即反应过来,“原来是那首诗啊!这个名字不错呀!
不过我觉得两个字的名字太单调了,可以在名字的前面加一个字。”
倪烟点点头,“我也觉得有些单调,小曦姐你说加什么字好?”
上官曦想了下,接着道:“要不就带个子吧。
子,泛指君子、骄子,也指天之骄子、有学问、有德行的人。”
“莫子遥、莫子岸、莫子隐,不错不错,那就这么定了。”
语落,倪烟看向莫其深,“莫哥哥,你觉得呢?”
莫其深微微颔首,“我也觉得不错。”
三个宝宝的大名就这样被定下来。
上午八点多左右,京华村的村民们得知倪烟在医院生了。
全部来医院看倪烟。
这个买了小金锁,那个买个小手镯......
还有玩具,小推车什么的。
病房都快堆不下了。
莫老太太和莫老爷子回去准备红鸡蛋和糖果去了,总不能让大家会儿空着手回去。
村长拿出来三件小衣服递给倪烟,“烟烟,这是我们大家给孩子们准备的百家衣,是让村里的王大娘亲手缝制的。”
百家衣是一种古老的育儿习俗。
从众邻亲友加讨取零星碎布,缝成一件“百家衣”
给孩子穿上,穿上百家衣就能得百家之福,小孩少病少灾,易长成人。
百家衣虽然不贵重,但村民们的这份心意,是千金万金也比不上的。
百家衣的寓意本就非常好。
倘若缝制百家衣的人是岁数非常高的老人的话,那寓意就更好了。
王大娘就是村里辈分最高的老人家。
老人家今年已经99岁了。
按照辈分,倪烟得叫王大娘一声王奶奶。
最重要的是,老人家身体特别好,耳不聋,眼不花,这三件衣服,她老人家缝了整整五个多月,才缝好。
倪烟拿着百家衣,心里感慨万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