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改革只能长叹一声。
无言以对。
半响,杨改革又才问道:“孙师傅,你说这种战法我朝早已有了?可有战例?”
“陛下,先前戚帅时我朝和蒙古作战,常年就是用这种战法,好用得很,基本上都能赢。”
孙承宗如此解释道。
“和蒙古作战?都能赢?……呃……”
杨改革才想起来这明末还有一只力量,那就是蒙古了,要说也怪,这明朝打蒙古,那就是打一废柴,几下就把蒙古打趴下了,从来就不含糊,可是,一旦对上野猪皮,就不行了,真的是怪事。
还有打农民军的时候也是一样,经常是几千官兵就能和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农民军对战,还能打赢。
一遇到野猪皮,就萎了,难道野猪皮真的是神一样的对手?【老板,我貌似又出场了……】
“……孙师傅,那这是为何?同样都是游牧民族,为何结果大相径庭呢?”
杨改革不解的问。
【其实,野猪皮最多能算半游牧,但是不缺马,有骑兵。
】
……
孙承宗没有立刻回答,想了半天,道:“这可能还要用陛下的话来解释啊!
战斗意志的问题。”
“何解呢?”
杨改革道。
“其实也很简单,如果我大明朝的战斗意志能坚持到军队在伤亡三成之后才开始溃败,那么,蒙古是没有机会等到我朝有三成以上的伤亡的,那个时候蒙古基本上就已经溃散了。
东虏则不一样,恐怕我朝的伤亡都四成了,东虏还在坚持。
所以,我朝很难坚持到东虏崩溃的那一刻。
自己首先就崩溃了……所以,老臣在看了陛下些的关于,意志,组织,纪律,这三要素之后,也才是茅塞顿开。
悟透了。
想要大败东虏,还要在这作战的意志和纪律上入手啊!
……”
孙承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也给杨改革解释清楚了为什么面对蒙古,农民军,野猪皮会有不同的战果了。
杨改革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孙承宗为什么会任劳任怨的给自己训练新军了,一方面,自己是皇帝,帝师帮助皇帝那是义务,也是责任;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想要实验一番自己的话是否正确,能否车翻野猪皮。
……
“……那就是说,如果我朝要想赢东虏,可能需要经受住五成的伤亡而不崩溃?”
杨改革大胆的作出了一个设定。
“陛下圣明,老臣也是这样认为的。”
孙承宗点点头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