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说的意思不一样,你们那么聪明,肯定听明白了(w\)
☆、许牧入学
纪氏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修缮听枫院隔壁的院子给许牧住。
毕竟以后两个孩子若是大了,再住在一个院子里恐怕就有些不合适了。
这个提议得到李氏的赞同,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就隔壁院子的修整操起心来。
陆枫出了正月就该回书院上课了。
纪氏问过李氏的意见,将许牧也送去书院读书。
自从朝堂上出过一位男丞相后,男子入学就成了一种风尚,很多有钱有势的人家,多数都有愿意将儿子送入书院读书。
书院分大学和小学两类,小学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大学则以诗书礼乐为学习内容。
读完小学入大学的年龄下限一般是十五岁,因此许多没有仕途之心的男子,一般只读小学。
学院按着入学年龄,将小学分成不同的班。
五至八岁的叫做秀才班,九至十二岁的叫做榜眼班,十三至十五岁的则是探花班,十五岁以后读大学的,统称为状元班。
许牧过了年也才十岁,和今年已经十二岁的陆枫,刚好还能同班一年。
对于他来说,上学是件稀奇事,是上辈子从来没体验过的。
上辈子因着母亲是知县,家里请过先生教他识字的,后来母亲去世,他随着父亲搬来京城的时候,作为书院夫子的外祖母已经去世,唯一教他琴棋书画的就是父亲了。
那时候父亲身子越来越差,许牧不得不担负起照顾他的责任,同时在自己的糕点铺子忙碌的很,也就没时间再去想其他。
如今这辈子能跟陆枫一起上学,是他想都没想过的。
自从听纪氏提过让他开学后去书院入学,许牧整颗心都是期待的。
书院对于五岁入学的学生,是从头悉心教导的,但对于从半路进来的学生,书院只能将其按着年龄分在他所应该对应的班级。
至于你落下的功课,只能靠回去自己补了。
许牧在元宵节过后,每天的大多数时间几乎都是在习读秀才班的功课了。
陆枫本来提着功课想去找徐渔和孙窑,但路过许牧屋子时脚步一拐就进来了。
见到他盘腿坐在软榻时,对着面前的小几皱眉,就把头凑了过去。
这些东西陆枫好歹是学过的,辅导许牧完全不是问题。
她脱掉鞋子,盘腿坐在许牧对面,边做自己的功课,边时不时回答许牧请教的问题。
陆枫除了看话本,很少能在书上耗费这么长时间,每次耐心告捷想要出去的时候,许牧就巴巴的瞅着她,让她不好意思挪动脚。
要是许牧在屋里读书,她跑出去了,她爹知道还不得说落死她。
陆枫叹息一声,重新提起笔。
过了正月十五后,日子就跑得飞快,许牧感觉没几天,正月就没了。
陆枫所在的书院,名叫栋才书院,取名源于栋梁之才的意思,即书院的第一个院长是希望创办一个培育出为国家培育出栋梁之才的书院。
是京中除却宫中学子院外最好的一个书院,里面的学子家里多数都是非富即贵。
入学那天,栋才书院一如既往的热闹。
年后纪阮已经在京中任职,这天特意亲自过来送许牧入学报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