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跟乌拉那拉氏商定了对待年氏和小阿哥的章程。
“她从年家带来的丫头嬷嬷,就都别动了。
她若还是不开怀,也可以下帖子请年家夫人过府。”
“不过伺候小阿哥的人,还是劳烦得福晋来挑,面上由爷来安排过去。”
年家是好用没错,但他的孩子,可不姓年。
四爷拍了板,自此,后院变得泾渭分明。
孩子们,尤其是最小的弘历弘昼,被自家额娘千叮咛万嘱咐,年氏生产前,不得靠近她三丈之内。
惹不起,躲得起。
乌希哈是个没有宅斗细胞的,也明显感受到年氏对他们的防备。
不知道是年氏本就有些被害妄想,还只是短期的产前焦虑。
这会儿,乌希哈只庆幸提前给大白搬了家。
不然年氏到大白,自己把自己吓出个好歹来,他们一人一虎多冤呐
哎,她又想大白了。
乌希哈是个想到就做的。
提前一天跟四爷和乌拉那拉氏请示要出府,安排好马车和随行的侍卫,次日天刚亮,乌希哈就带着青苹黄桃两个,踏上了“探宠”
之路。
大白的新家在小汤山,那里风景秀美,人烟稀少,只有隶属皇庄的侍卫和农户。
有康熙的旨意,古人又多迷信,大家都把大白当祥瑞供起来,不敢有任何怠慢不敬。
乌希哈按照原本承诺的,每月至少去望它三回,算算也去过十几趟。
大白除了第一个月有些萎靡,之后也习惯了这种“一旬一会”
“小别胜新婚”
的日子,过得比憋在王府小花园时痛快多了。
乌希哈出发前,先有下人骑快马到庄上告知,等她抵达时,已有人在门口等候迎接。
“奴才给格格请安。”
负责整个皇庄的,是一个叫阿克敦的中年满族汉子,他早年随御驾征战过准噶尔,立过战功,才被分得了这份又清闲又有油水的差事。
“阿克敦大叔,我来大白。”
乌希哈甜甜地问候了一声。
“可当不得格格如此称呼。”
阿克敦说着“惶恐”
,嘴角却快咧到耳朵根了。
他婆娘只给他生了三个臭小子,如今常常到乌希哈这样乖巧水灵的小姑娘,心里隐隐有种“大不敬”
的念头,想把她当女儿疼。
乌希哈出他的口不对心,继续道“大白调皮,辛苦阿克敦大叔您多关照了。
我给婶子带了些她最喜欢的杨记糕点,待会儿您给她带回去。”
强虎不压地头蛇。
她跟庄上人打好关系,也是给大白往后谋福利。
计划通
阿克敦扶乌希哈跳下马车,向她身后了,问“格格独自来的弘时阿哥怎么没陪你一起”
“三哥得进宫读,之前都是告假陪我来的,”
乌希哈答道,“又不是第一次来了,我还带着人呢,大叔您不必担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