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属于谷子牧羊区。
这里降水稀少,塬上无河,吃水全凭一口深不见底的老井取水。
井上支着一架辘轳,辘轳上缠着粗绳,两只吊桶系在粗绳的两端。
摇动辘轳把,须十几分钟才能吊上一桶。
这里的村民们罕见洗澡,甚至很少洗脸洗头。
女人洗衣则到沟底溪边,或聚在称作涝池的雨水塘边洗。
那塘中的水,驴马猪狗共享,边饮边尿,色泽黄绿,令人匪夷所思。
而知青们的到来,则改变了这一切。
他们打了井,从此家家户户终于有了干净的水源。
他们教会了村民们刷牙,洗澡,洗头,从此孩子们也天天洗了脸。
他们还带来了文化,带来了雪花膏,带来了欢声笑语,和更多的东西。
他们甚至让陕北的农民们产生了一种叫做“希望”
和“念想”
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李秀城,对于这些乡下的孩子们来说,更像是一缕春风,和一缕光,照亮了他们的心和他们的未来。
所以这些做家长的村民们,都带着他们的希望和感激,想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表达和回馈。
只是对于李秀城来说,她实在是不忍心收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