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的掌门人要顾的是晏氏的产业和晏氏的人。
晏家祖上从小商小号做起,有挫折有起落,但是几次经济危机都只降薪,不赶人。
在那些最困难的时期,这个原则保住了许多人的生计,也使得晏氏员工的忠诚度极高。
晏兮远知道先辈们未必具有现代意义上所谓的企业家精神,谈什么以社会价值为己任,他们遵从的是中华传统最根本的“以义生利”
。
可又有什么差别呢?在每一次时代的变迁中创新,在机遇与危机中冒险,谋求利益也承担责任,这也是中国商人的精神。
如今面临着新兴产业的巨大冲击,晏氏转型势在必行,可他得带着大家一起转,这就是作为掌门和作为股东的不同。
一回国,晏成山就把最困难的部分丢给他,也是要看看这个掌门当得当不得。
封格笑道:“那也没必要收利家啊。
一个担子你还嫌不够重么?”
晏兮远淡笑:“ye’s在高档商区,利家在居民小区。
你又不是不知道小贺手里的两个事,还有你这边的事。”
封格微一皱眉,聪明如他立刻想通了:“小贺的事竟然是为了这个。
你也太敢想了!”
“过奖。”
晏兮远对恭维一贯面不改色。
“这事风险太大,资金量巨大……”
封格有些迟疑。
“所以要努力赚钱。”
晏兮远依旧平静。
封格一笑,他忽然发现了问题:“风险和利益成正比,若成了利益巨大,董事会不应该有这么多反对意见啊。
你……”
晏兮远一挑眉,漫不经心地说:“我为什么要告诉他们?”
零售不过是晏氏实业的一小部分而已,这么一点动作就让这些人沉不住气。
但他的目的并不仅仅在看看人心。
晏氏目前的股权结构不甚理想,有上次一经济危机遗留的问题,晏成山一直想找机会收一收,这不正好。
封格摇着头靠回垫子笑骂:“你个奸商!
我可跟你说潘志源这阵子来了这里好几次,听说不仅有你们的人还有安海的人。
晏兮远道:“忍不住就好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